《女孩崛起》经典影评集
《女孩崛起》是一部由Richard Robbins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孩崛起》精选点评:
●分别讲了海地 尼泊尔(kamlari,类似农奴制) 埃及 埃塞俄比亚 印度(强奸) 秘鲁 塞拉利昂 阿富汗(童婚)的一位女性。 海地的wadley那部分是大魔王的旁白。 希望这个世界可以人人平等,没有性别歧视。 PS:在塞拉利昂,弟弟可以娶兄长的遗孀!还允许一夫多妻!
●手法多样,虽然讲的不多不深
●算是Intel企业社会责任项目的推广。传递的信息和女孩子们的故事,都充满着力量。B站看的,弹幕里一些刷中国女性地位都比男性高的直男癌,大家任重道远。捐钱去了girlrising.com
●你的沉默,已经说明出你的立场。别当纪录片看,这是募捐广告。
●像是那种欧美上流社会慈善筹款晚宴会放的片子。
●电影化的第三世界女孩小说粹选;涉及教育、贩卖、性侵、童婚等等诸多话题;坚强意志,催人泪下。
●智利的女孩塞娜读巴列霍的诗
●片子很有意义,能让观者准确地接收到创作者的用意,准而精。每一段故事讲述和记录的方式,都有着小人物所特有的惊心动魄的震慑力。这种作品才是真正的见世界,见自己。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好的作品讨论与女性生存相关的方方面面。
●Disappoint.我以为这个主题的高分片会很深刻的。结果不仅浅,还歪。失望透顶。
●有点感动啊
《女孩崛起》影评(一):是的!我们的名字是女孩!
十天前(9月2日)的凌晨,我窝在被窝里看完了这部纪录片。与其说是纪录片,但中间的很多情节片段多是在演绎的,所以严格来说它不能算作是一部纪录片,但是基于故事的题材,也算瑕不掩瑜。
本片大约102分钟,其中一共讲述了9个故事。
《女孩崛起》影评(二):生而为女人,我很抱歉……
好的爱人,
应该是一个能够给你力量的人,
而不是让你精疲力竭。
好的电影也一样。
尼泊尔的苏马因为父母欠别人钱,从6岁起就被抵押到债主家里劳作。
睡山羊舍,吃主人的剩饭,每天4点开始打扫、清洗、放羊、拾柴……
然而,对苏马而言最痛苦的是照看主人的孩子,因为他们会随意的打骂她。
《女孩崛起》影评(三):女性的上学
看这部片子之前,虽然知道能够在学校学习是相当幸运的,但实际还是不以为然的。看了之后,心里被深深地震了一下,还有些许的害怕以及自己不是片中那些女孩的侥幸。
片中虽然没有涉及中国女孩,但在中国,没有学上,早早结婚生子的女孩也是普遍存在的。自打古代,女性就被要求“无才便是德”,其实,只是为了让女子成为一个听话的傀儡罢了!一旦上了学,读了书,那就有了自己的思想,便不利于控制了。
不能上学真的可怕,这是我看完片子后最大的感受。有个朋友说过这样一个事,她的一个亲戚想读研,但其父母说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嘛,嫁得好点才是实际。听了之后觉得挺无语的,朋友还骂自己的亲戚不争气,这种为了自己的事情应该据理力争啊,我当时觉得还好,这是个人的选择嘛。可现在要是我家里人不让我继续读书,我觉得我的人生怕是要戛然而止了。毕业,找工作,嫁人,早早把自己陷入家长里短。
片中有句话“没有比女性更脆弱的人了。”为了读书,为了一步步走向自己的目标,为了更好的未来,女人只能变得stronger and stronger。但愿有朝一日社会能为女性撑起巨大的保护伞。
《女孩崛起》影评(四):总的来说还行吧
这部纪录片应该是呼吁捐款的宣传片。里面是按照多个女孩的故事串联起来的,作为串联的是一个个冰冷的数据,用来说明现在女孩的现状。
其中有的故事不太喜欢:
1. 应该是作为首个故事的那个头发挂饰很可爱的黑人女孩,因为地震,新建的学校因为家里没钱交费所以拒绝接收她作为学生,哪怕是同一个老师。不过她这样光明正大的蹭课,其余交了学费的学生和家长都乐意么?他们可能换一个严苛的必须交费才能上课的老师学习,而原本的老师则失去工作,那么原本的黑人女孩还是不能念书。
2. 尼泊尔女孩的故事,虽然后面被雇主放了,但是那种父母可以随便让女孩去别人家帮工的权力更应该被限制,不然这类形式的帮工没有了,还会有其他的。
3. 塞拉利昂弗里敦,弟弟必须娶年长哥哥的遗孀这种习俗简直无力吐槽,感觉女孩对这个习以为常••• •••最后尽管获得了工作,还是被继父限制下班后必须马上回家。同样的,不是更应该保证有哪怕父亲反对也能继续上班的权利么?
其余故事中的女孩都很坚强,阿富汗的故事作为结尾反倒是这些故事里最让我感到动容的。
《女孩崛起》影评(五):极度美丽的正在进行时
这部片子是太美了。当中关于性侵的故事,是如此长时间来我所见过的最美最人性化的描述方式。我们这些可悲的大人明明清楚发生了什么,结果是什么,不可战胜的是什么——但对于超级英雄小女孩来说,她没有被现实击沉。这部片子缓慢,向上,有诗一般的语言,有多彩的镜头和笔触,有绝不退缩的崇高立意。它描述了这么一个现在进行时——女性用女性的力量,女性的视角去受教育,去传递她们的力量,去反抗不公。
很多时候女性的局面都是被动的,力量是被剥夺的,处境是被无视的,她们本身是被残害的。很多时候,她们的受害只换来如此评价:因为柔弱,所以女性只配得到残酷。
但不是。柔弱脆弱不是女性的专属。因为所有明智的眼睛都能看到,女性的易折,是用枪和刀剑逼迫的,是用沉重腐朽的习俗塑造的,是没有知识和财富去保护的,是被毫无同理心的同胞迫害的。被拉到如此境地,任何人都会应声而碎。而女人并不因此绝境而止足。因为她们:
强壮地生活在高山与溪流之间
勤劳的双手接过糙米和凉水
博爱,对困境中的他人伸出援手
强大——即便低入尘埃仍会向上不断生长。
这就是女人。
我们都知道教育——传递给下一代无数的知识,是最无私也获益最大行动。没有人能传达到千年以后,但教育可以。我一边看,一边耳边不断地回响林奕含的声音,我觉得她还在问,她问:“艺术和文学是不是含有巧言令色的成分?”
这个问题无限地变长,变长,像波浪一样拉成一条长线,最终变成一缕气息般的:“文学和艺术是不是用只是用叙述美化一切的东西?它从来都不真?”
我知道她为什么这么问。我知道她为什么会最终去怀疑文学。在文学和艺术是人文教育的极致时,有一个蒙着文学,艺术,审美等等辉煌脸皮的怪物在对女孩们说谎。这个怪物对住在高楼大厦里被课业重压女孩们说:你们已经站在顶点了。你们的幸福就是顺应他人的幸福,哪怕是不公正的。这个怪物对穷山僻壤里极度贫困的女孩们说:你们不应得到,你们活该如此。在这些高山与高楼之间,女人不胜寒。没有一句话为女人所说。
这个怪物不能长久。海会枯,石也会烂。我们已经看见,那个女孩不是一个埃及小受害者,她是超级英雄。那个女孩不是丧父的穷困孩子,她在诗句中得到了安慰人心的黄金。因为那个女孩,还有那个女孩……她们的声音都没有断绝。事实很残暴,她们的内心却没有倒下的,凭借着知识的风,源源不断的生长下去,这就是人类旺盛的心灵源泉之所在。
这一切正在进行时,她们在受教育,她们正在传递教育,她们终将改变一切。
所以我现在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
文学和艺术不是巧言令色的。文学和艺术是在千帆过尽之后,你所说出的,你自己的,真实,美丽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