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文学网

《第九区:慈爱的机器》经典读后感有感

分类: 美文  时间: 2021-04-05 13:14:20  作者: 小磊文学网 

点击全文阅读

《第九区:慈爱的机器》是一本由腾云智库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九区:慈爱的机器》读后感(一):人工智能时代

我们知道,科技引领时代发展,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见证了科技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被各种“智能”机器填充满了我们的生活。这二三十年期间,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实在是大的惊人!当我用智能手机通过微信让爷爷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姑姑进行视频时,他老人家简直惊讶地难以置信,一直不停地说:“人真是无所不能啊。”这本书的第一章节通过科学家写给木果小朋友的六封信,向我们展现了机器人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不知道爷爷看到一个如人类一般的机器人站在他面前,会说话、会劳动,他会惊讶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正站在超级智能竞赛的跑道上,智能机器发展的速度是如此之快,不知道再过十年、二十年,甚至半个世纪,世界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是生活越来越美好,还是这个世界将会变得面目全非?而这一个时间又是指日可待的,有点期待,也有点担忧。当机器人全方位地接替了我们人类的工作,当人类任何事情都不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时候,这种坐享其成的状态真的会让人们的幸福指数得到提升吗?书中提到的机器小孩沃森是科学家们一个了不起的发明,沃森只有十一岁,但它(文中没有用“他”或“她”,这说明机器人是没有性别的。)却在美国最顶尖的提问比赛“危险边缘”中战胜了人类冠军,并且它还可以帮助人类医生给患者看病。看看,很了不起对不对!更为不可思议的是,机器人可以抽出好几个分身来同时做好几件事情,绝对不会存在精力分散的情况。这一点,人类是很难做到的吧。

人工智能究竟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变化?人来会不会因为人工智能的越来越普及从而彻底改变几千年来的生命轨迹?这一点,科学家们也给出了答案,智能机器人再怎样的无敌,也还是人类把它们研制出来的,操控权终究还是掌握在人类手中。

科学家们预测,未来的人工智能会和人类一样拥有情感和智慧。果真如此的话,人类和机器的区别又在哪里呢?科学的探索是无极限的,无论人工智能怎样发展,也只愿人类的世界会越来越美好。

《第九区:慈爱的机器》读后感(二):未来的世界

前段时间结束的人机围棋大战终极对决,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最终以阿尔法的胜利而告终。其实,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各种棋类高手,都早已成为人工智能的“手下败将”。可是为什么只有关于围棋的人机大战如此引人关注呢?熟悉围棋的人都知道,围棋的规则看似很简单,所有的战斗博弈都是在小小格子棋盘上进行的,但是围棋的棋路复杂多变,也许一个细微的变化就有可能导致结局的突然变化,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而面对这样复杂的游戏,以阿尔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战胜了排名世界第一的人类选手,而且他还在团队的帮助下不断学习,不断强大。 提到人工智能,很多人马上想到科幻小说或者美国大片里的情节,也有人会认为人工智能就是机器人,其实这些看法都是不全面的。什么是人工智能?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科学技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的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简单的来说,人工智能其实就是研究机器去胜任一些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比如说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里的语音助手,它发出的说话声音,就是人工智能模拟人类,只不过它没有机器人的外表。 近几年来,涌现出很多关于人工智能的文学作品。华中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第九区:慈爱的机器》就是其中的一部。全书由专题、游戏设计、游戏史、科幻小说、艺术、玩家故事等六个部分组成。令人耳目一新的是第一部分专题,一改以往人工智能给人理性、冷漠的印象,通过几位作者给一个叫木果的小朋友写的六封信,为读者揭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以及可能对人类生活和人类世界产生的影响,并探讨了人类应该如何与人工智能机器相处以及如何适应新的学习。 也许有人不禁要问人工智能的崛起会不会统治人类世界,甚至对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感到恐惧。《第九区:慈爱的机器》也给出我们做出了解释,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会面临风险,人类不能因此就不去发展,相反,如果在发展中有危险,我们应该共同面对,携手合作,努力的消除危险。核能最初作为恐怖武器曾可能摧毁这个世界,但最后还是人类的理性战胜了疯狂,现在可以说核能已经成为了人类的朋友,比如法国,超过70%的电能来源于清洁、稳定、高效的核电站。所以判断人工智能技术的好坏,需要看人类怎么利用它,哪怕是可怕的原子弹。 也许在未来世界,人类会多一个小伙伴——人工智能。

《第九区:慈爱的机器》读后感(三):知识库的小更新

这系列的书,讲的是我不熟悉的话题,虽然初中的时候也看过科幻世界,虽然对刘晋康、林夕、刘慈欣并不陌生,对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定律非常熟悉,也不能摆脱我对于这本书,对于这些题材的陌生感。

这本书应该算是给90后甚至00后的人看的了吧,这个时代信息发展的突飞猛进,已经把我这种的人远远的甩在了后面,我这个当年玩魔兽都无比的生疏,后来的LOL和王者荣耀类的游戏直接没有搞懂的人,看这本书的后半段还是比较陌生的。当然,前面写给孩子看的关于人工智能的部分还是略有感触的。

第一封信是2016年10月21日写的,里面说到也许过段时间,去商场买东西结账时,根本不需要有什么收银员,只要从一道门那儿一过,商场就知道你买了哪些东西,要交多少钱,并且自动从你的账户里取走了这些钱。后面的注释里说,当这封信被印出来的时候,亚马逊已经推出了新型的线下零售商店Amazon Go,跟着说的模式几乎是一样的,我也想到了前段时间看到的新闻,在杭州,淘宝也已经推出了跟这个几乎一样的商店模式。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已经实现了,管不得作者说现在人们已经无法预测一二百年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了,科技的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十年前,我才刚刚用上手机,而且还是最古老的诺基亚,后来出了触摸屏的,我一度还超级嫌弃,感觉没有手感,无法想象过了几年以后,按键的手机已经几乎看不到了,我的孩子也早就习惯了触摸屏上划来划去的方式,这简直就是无师自通的本领。而未来十年是什么样子,我已经是无法想象的了。也许真的会像电视上一样,在面前出现个虚拟屏幕,这个我想说不准不到十年就实现了呢。

第三封信,讲了学习。其中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目标导向或者问题导向的学习过程更接近于学习的自然本质。它像一棵树的生长,一直向上长啊长。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习什么知识。等长到一定高度,就会触类旁通,开枝散叶,长出很大的一片树冠来。你不需要去爬别人的树,你就是那棵树。这种的学习模式,看着很让人心动,有时候真的就想让我的孩子不要在学习上那么累,就像是这个样子一样,对什么感兴趣,就学什么,需要什么知识,就去学习什么知识,慢慢的,这个知识体系也就建立起来了,而不是浪费那二十年的光阴去填鸭式的学习高考需要的知识,当然,也是矛盾的,这种学习,首先要现有强大的内心和坚实的后盾,尤其是强大的内心,而这时大部分的人都缺少的东西,而且中国的教育资源还远远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程度。虽然互联网学习已经开始普及,而我们也开始享受到互联网教育的红利,但是,要想彻彻底底的完全的这个模式,我想近几年里还是比较困难的,这也就为什么这段话我看着特别心动但不敢付诸于现实的原因啊。

这本书,对于开阔一下眼界,了解一下前沿,还是比较有帮助的,当然里面的内容也不是非常前沿了,对于我这样的老古董来说,看看还是很有好处的哈哈。

《第九区:慈爱的机器》读后感(四):换个角度看很有料人工智能

除了少年时代看过科幻杂志,工作这些年来,科幻类的杂志几乎早已淡出视线,不过,最近一本《第九区·慈爱的机器》的杂志吸引了我的注意。《第九区》是部科幻影片,讲述神秘病毒感染后逃往安全地第九区,与外星生物接触的一系列故事。影片中展现了外星人为寻求庇护来到地球却遭到“异类”对待,而两方对峙冲突不断升级。影片中的主角不得不来到第九区与这些外星人协作争取生存的空间,也展现了地球的生态恶劣和人性向背。

手上这本《第九区·慈爱的机器》其实不完全是科幻,相当一部分内容是非常前沿的智能机器、游戏设计、艺术、玩家故事等。这是腾云智库发起的关于互联网、未来生活的一本MOOK杂志,也是译言在科技人文领域的一次译品结集出版。翻开杂志的总体印象:设计感十足,画面精致,图文并茂。本次专题的重点文章《慈爱的机器----给木果的信》从多角度多方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机器、数字世界的奥秘。从拼图游戏中学会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大概我们都没听说过,不过,确实也是这样,细想可以找到许多共性:拼图是碎片化的,我们的认识也是;拼图的难点在某几个关键处,而我们的认识也是;拼图是一个无限重复的游戏,而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是......世界多奇妙,机器也并非冰冷的存在。

《游伴》介绍的是几款游戏,其中一款名为《战地1》的游戏,让人眼前一亮。我不玩游戏,不过光看《战地1》文字和截图,就有种想去玩一下的冲动。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场景逼真,武器道具细节很棒。战争迷的应该非常喜欢。《逆转裁判》看过动画片,成步堂一,初生牛犊不怕虎,正真又细心热情,火一般的激情,让人期待他的成长。相反,御剑怜侍则是一个成名的反面人物,映衬堂一的执着正真和努力。也给职场老油条提个醒,不要在前进中迷失了方向和内心的航线。(另,《逆转裁判》的图放得离文字有点远,应该在下一页或者文字标题旁。)《游伴》一文探索了游戏中人与游戏的关系,心智模型,技术层面,艺术形式,体验层面等人参与其中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经常玩游戏的,对游戏中的“打击感”应该也很感兴趣,要玩得爽,玩得带劲,玩得瞠目,游戏元素的设计就非常重要。看图书的截图,有些血腥,这些游戏可能通过不了审核。

至于《魔兽世界》这个游戏太经典,探讨其后的宇宙观相当有意思。这也是本期最好看的一篇之一。对《魔兽世界》世界观的分析,解剖有助于我们在设计自己的游戏世界如何考虑得更细致和完整。《生命游戏》此文很有深度,关于一款《生命游戏》中的人工智能和意识的思考:世界只是一种算法。不过,游戏中黑白格子不断算我复制和变异的穷举式算法在李开复那里则是相对落后的,这种算法必然遭遇计算能力的瓶颈,相反,深度学习之上的概率算法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我接受这个看起来更科学和轻松的观点。作者在文未问道,“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以及其惊艳的星空和道德定律,会不会只是一场宏大算法和无数参数不同的起始世界的必然产物呢?”让人想起大刘的科幻小说《三体》,科学和科幻在这里都有这样一个相同的疑问。

《创意人在玩的游戏》各种有趣的小游戏,真人反恐,浓墨重彩,益智游戏等等,这些用来调节工作压力,放空大脑,舒缓精神都相当不错。设计师们可以看看。

整体来看,这本杂志有深有浅,适合不同层次和阶段的人看,(但这也意味着受众可能不那么分明),杂志书中对游戏的介绍也相当宽泛,这一点对游戏设计者而言是利好,也有参考性,但还是要注意国内游戏市场审核是非常严格的,不能太血腥,不能太暴力,不能太色情,不能反人类等等。但作为译言科技人文作品集来说,还是蛮前卫,看起来很有料。

相关Tags:生活幸福

猜你喜欢

精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