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间》读后感精选
《两宫间》是一本由(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42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宫间》精选点评:
●开罗三部曲一
●大学图书馆。
●翻译上佳
●大环境背景下的家族历史,高潮在一战结束后到来。【不过不太喜欢大段大段的直接心理活动描写呀。
●有点觉得男权、穆斯林、殖民、封建这些标签都不是很重要,人类的状态其实是更复杂深刻,更动人的。
●整个阅读过程非常畅快,让我产出共鸣和刺激点很多,但又不过于那么强烈(不想之前读《约翰,克里斯多夫》,读了一段后就要出去深呼几口气,情节起伏大,感情太激烈。让人不适应)。很棒的一本书。
●接近42万字,开罗三部曲一。1.译者有一句「他的手杖还未点击到楼梯上」,现在读的第二部里也是用的「点击」,还强调了这种「点击」声。在中文里,点击更多用在机械方面,所以觉着手杖点击这种组合挺有意思的,想知道原文里的词真的非得是点击不可吗。2.艾哈迈德在自我剖析时,说自己的肉欲没有兽性,也不盲目,它经过了人为改良和艺术熏陶。这个角色把宗教、欲望,道德之间的矛盾问题全部自洽了,这种自洽甚至说服了我,所以译者在导读里提点读者要注意的「双重道德」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一个人只手遮天的双标,艾哈迈德是严密精美的人,而每次欲望先行的儿子亚辛显然是不符合他的审美的。3.作家好像不写「不好的人」,连一开始我一直骂蠢的艾米娜,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她的合理性。很奇妙的体验了。
●马哈福兹就像是一个无比老辣的棋手,开局平淡,可一步一步布下妙局,令读者沉迷其中。“文明古国”的社会结构大抵相似,当它摒弃了变动,全心全意谋求稳定,其间每个人的利己欲求便被无限放大。但总有人叛逆,即使同时也伴随着牺牲,但旧人逝去,新人到来,一切仍有希望。
●属于那种写得很扎实的小说,该有的东西都有,除了花哨。
●原来还有古老又陌生又有趣的故事
《两宫间》读后感(一):希望还能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
该如何继承民族的历史文化?切不能盲目以为悠久的文化与现代文明存在冲突。现代文明也是在悠久文化的营养液里逐渐成长的,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其实他们只是文化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而已。希望还能找回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谁能帮我们找回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我的心好痛......
《两宫间》读后感(二):开罗三部曲
这三部曲采用西方常见的家族史的表现方法,通过艾哈迈德·阿卜杜·嘉瓦德一家三代人的经历,反映出埃及从一战末到二战时的埃及社会风貌。而这段时间也正是埃及开始独立运动的开始和高潮时期,二战后不久埃及便真正取得了独立。 小说以艾哈迈德的小儿子凯马勒贯穿始终,艾哈迈德是个家中保守专制,对外则花天酒地的人,在《两宫街》中曾经因为妻子去参拜清真寺而赶其回娘家,也过度干涉着子女的生活。可是下一代却开始反抗,大儿子的性欲到达了变态的程度,二儿子奋力投身独立运动,最终被英军杀死,小儿子则成为一个“学者”。到了第三代,独立运动已经开始分化,在艾哈迈德的孙辈当中,即中宗教狂热分子,也有共产主义者,还有卖身投靠权贵者。《怡心园》最终结尾时两个不同信仰的孙子被关一处的情境也算得上是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的独特产物了。埃及这个古老的国度在新时代下上演着“清明上河图”。
《两宫间》读后感(三):埃及的白描
围绕着绿绿一家人,作者对一战前后埃及的风土人情展开了细节丰富的白描,很像中国或日本的世情小说,但格调又颇为高雅.埃及朋友曾说埃及是属于东方文化,很多人情和中国很像,小说确实印证了这点.除去绿绿的宗教,不少方面非常相似:父权,妇道,孝道,人前人后的两面三刀:在孩子面前满嘴绿绿的教义与伦理,在背后饮酒作乐,找歌女为情妇;家里沉重压抑的氛围;对性的压抑与好奇;以及普通百姓对时代之潮的漠然.作者的白描是比较冷静的,既写了普通埃及人基于绿绿热情对英国人的恨,又写了普通孩童凯马勒与英国士兵之间的友情.绿绿以金发碧眼的阿伊沙为美,而英国士兵几乎人人都是金发碧眼,使绿绿们颇为敬畏.比起巴金的<家>,艾哈迈德一家显然要和谐得多,家里人人知道自己在绿绿社会中的位置,且承担起自己的职责.进步青年法赫米并没有冲破封建的樊篱之说,只是基于绿绿热情满腔热血地反对殖民者,最后在自以为安全的活动中被打死.绿绿们在千百年里就像圈在沙漠里的羊群,并不知道一战发生了什么,只是莫名其妙地看到上空的齐柏林飞艇和突然保护埃及的英国士兵.他们的心里只有一条:赶走外人,恢复绿绿的尊严,但也并未体察到时代的变化.
作者白描的功力非常深厚,比如对一家人在黄昏中饮咖啡的场景,可能会将大部分读者带回到童年的某个黄昏,其细腻的笔调流畅优美,从不使人厌倦.法赫米被打死的场景被放在书的最后,如同在曲子的结尾突然敲上重音.这个场景很像<战争与和平>里安德烈负伤后仰望蓝天.在当事人死亡后,蓝天白云,晴空万里,像蓝色的汤汁一样滴落.
《两宫间》读后感(四):时代夹缝的真实历史
你还记得这是怎么回事吗?你这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你想干什么?喊口号?喊什么口号呢?你只是想发出呼喊?可是呼喊谁呢?呼喊什么内容呢?你的心里在说话,你还听得见吗?你还看得见吗?这是在什么地方?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周围黑得不能再黑了,只有一种像钟摆那样有节奏的轻微的动作,心血随着它在流淌……伴随着轻微动作的是窃窃私语声。一阵痉挛传遍全身,他渐渐一无所知了。参天的大树在悲恸中摇晃着枝叶。苍天呢?高高的蓝天无边无垠。一切都消失了,只有平静的苍穹露出微笑,一点一滴地降下安宁。
——《法赫米的最后时刻》
纳吉布·马哈福兹《宫间街-70》
法赫米死了,这是我们能够猜到的结局。我在课堂上强忍着泪,想着窒闷的铁屋子中横行着一些异国河蟹,为了一片呼吸通畅属于自己的空间,总会有些耿直而单纯的人会流洒鲜血。作为一部标准的家族小说,《开罗三部曲》可以与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做对比阅读——同一个时代,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注定了在两片相隔遥远的土地上要发生一些同样悲怆的故事。
小说的语言并不精致,开篇由家长里短入手,走马观花的读者这时恐怕就被过滤掉了。沉入故事中,沉入小说里第一个夜晚,看着清秀、认命、独守空房的艾米娜在深夜里等待,你会体味到埃及传统的市民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坚硬、冰冷的制度化贫瘠。其后故事线逐渐展开,形形色色的人物纷纷出场,大量的十九世纪欧式白描,形式老套但人物形象都足够鲜明。群像小说不得不具有这样的特点,兼有优缺:就是务必给每人贴一个标签,让一个小群体中的每个人都代表大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如同镜子里的事物千姿百态细致入微再真实不过,但你看着一个它从桌面滑落也就知道它最终的结局。
文学有很多目的,说书人也都各有所图。有的寓思于文,做匕首刀枪,让文字来宣讲道理;有的为文艺而文艺,信奉至高唯美,需求的大约是一种理解。《宫间街》这样的小说,目的应该属于最落后也最坦诚的一种,它不告诉你生活好比什么或者生活应该如何,它只把生活摆在你面前,虚构一段绝对真实的历史。宗教、欲望、殖民屈辱与家长尊严,艾哈迈德一个人就是作者心目中那个时代中坚力量的化身。他好像游刃有余,在家里是令人噤声的权威,在风月场拈花惹柳豪饮美酒,但他其实无能为力,被澳洲大兵占去了娱乐场所,堂堂一个社区绅士也会被一个无名大兵强逼着去做填土苦力。时代变了,希望只可能在下一代身上,可他的女儿们也像母亲一样做了无限循环的家庭动物,他的儿子们苦闷彷徨,还在磕磕绊绊的成长。亚辛寄希望于家庭生活,最终可耻的失败;法赫米卷入时代的狂潮,光荣地丢掉了身家性命,凯马勒还未成年,这里只有他清澈的歌声,他的时代要看后两本书……
无论如何这是一本值得读的书,认真读仔细读,是一种有益的学习而非有闲的消费。与全面西化的阿富汗侯塞尼不同的是,马哈福兹继承了伊斯兰文明的传统,而前者却借角色的口轻蔑的指责阿訇们——“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但正是这样的文艺不受年轻人欢迎,豆瓣上一篇笔记都没有居然我做第一篇这让我相当诧异~~ 真实的故事厚重而不花哨,让我们来为一些真正值得哭泣的人哭泣。
《两宫间》读后感(五):开罗三部曲
一直很喜欢这样的一类故事;在大时代的转折点上,一个家族或者大家族中成员的悲欢离合与命运沉浮。感觉就好像一个人坐在观众席上,观看一出华丽的舞台剧,又繁华又落寞。譬如巴金的《激流三部曲》,譬如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譬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再譬如纳吉布·马哈福兹的《开罗三部曲》。
我也算读小说的狂热爱好者了,却很少了解阿拉伯世界的小说,甚至一度以为阿拉伯世界的诗歌、宗教文化很繁荣,而小说则相对有些荒芜。这次因为想去埃及旅行,立志更多地了解埃及,读了一些介绍埃及的帖子,我才知道纳吉布·马哈福兹以及他的作品。初读《两宫间》,我被震撼了,我为我如此看轻阿拉伯世界的小说而感到惭愧。
《开罗三部曲》讲的是1917-1944年间,艾哈迈德一大家三代人的故事,据说因为篇幅太长,作品被分成了三部分——中文译为《两宫间》、《思慕宫》、《怡心园》。三部小说的名字都是地点,正是每一部中,该部故事发生的主要场所。
马哈福兹从1917年开始讲起,这一年一战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盘,英法等国正忙着瓜分它的遗产——中东,埃及也难逃觊觎。自然忧心国运是一方面,对普通的市井小民来说,日常生活才更加重要。故事开始时,这家的男主人艾哈迈德人到中年,精力充沛,在家里,他是威严的家长、教义的化身,无情地统治着家里所有人,没有人敢忤逆他的意思,甚至于他的妻子偷偷出门拜了一下侯赛因清真寺,他就愤怒地想要休掉妻子。而在外面,他又放浪形骸,饮酒行乐,与歌女幽会,并且坚持认为他这种行为并不算违反教义。这一点在我看来非常不可思议,非常难以赞同。不过读小说嘛,本身就是在见识不同的三观。
当初英国为了在一战中打击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怂恿埃及参战,并许诺战后给埃及独立。然而一战结束后,满以为可以独立的埃及,却忘了英国人素来没什么节操,却忘了这等庞然大物的野心,于是在巴黎和会上被“啪啪”打脸。至此,整个埃及群情激愤。这一点在小说的主人公一家身上,也体现得非常明显——谈论国事的时候,每个人都对此无比愤怒。
其他人或许仅仅是表达愤怒,这一家的二儿子法赫米却真正付诸行动,和同学一起发传单、组建各种协会等等。即便是专横的父亲艾哈迈德要求他停止,他也能顶住多年来对父亲的敬畏,阴奉阳违地继续做下去。也许就是这个国家有千千万万个法赫米们,埃及的抗议才逐渐变得有分量起来,由是华夫脱党横空出世,并在未来二十多年的埃及政治中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埃及的诉求终于获得成功,英国人却在庆祝大游行时开枪,法赫米不幸身亡。
法赫米这样的角色,大约是属于上进青年那一种,其实不少小说里也有类似的形象。不过相比于国内某些小说,法赫米并没有那么“高大全”,首先他不够勇敢,第一次游行的时候,看到英国人开枪就躲了起来,事后一方面内疚于抛下同伴独自逃命,一方面又害怕英国人的枪。其次他不够坚定,他的父亲艾哈迈德发现他在做危险的事情,就拿出父亲的权威阻止他,他敬畏父亲的威严,又不愿意放弃,在两难间痛苦,完全没有国内小说那些进步青年的霸气,他们可是能吵天吵地吵空气啊!但也许就是这些缺陷,才让我觉得法赫米是个活生生的人,读起来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而不是某个急需的样板或者符号。
艾哈迈德的长子亚辛,是他第一次婚姻的产物。艾哈迈德与前妻都是爱好玩乐的人,而且个性都有较为强硬的一面。艾哈迈德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套神逻辑困得住懦弱的继妻,却无法控制前妻,于是他们的关系狗带了。亚辛由此成了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他一方面有着一个孩子对母亲的、天性上的亲近,一方面又因为埃及或者说阿拉伯传统社会的思潮影响,觉得生母的行为是非常不堪的。在见识过父亲在外面寻欢作乐的情景之后,他心中的最后一道界限倒塌,他开始放荡起来,并且认为他的生父生母都是这样,他这种行为是遗传的。人嘛,总要给自己不喜欢、却又改不掉的坏习惯一个借口。
几乎在各方面都是法赫米的反面——法赫米英俊,他肥胖;法赫米学业优异,他小学毕业;法赫米每日为埃及独立奔波,有心上人也只是默默对视,他则天天考虑如何勾搭女人,素来饥不择食、生冷不忌——相信读过小说的人,对亚辛在这方面的奔放一定深有印象。然而奇怪的是,亚辛和法赫米这对兄弟,明明差别那么大,却并没有那种大宅门式的争吵,感情比较好。
艾哈迈德的幼子凯马勒,幼时活泼,甚至在埃及和英国关系紧张的时刻,还和英国人交了朋友一起玩,对家人的劝告不以为然,直到二哥法赫米被英国人打死,又觉得痛苦和悔恨。他少年时爱慕着他的女神,却不料女神把他当成踏脚石,用他引起女神目标的醋意,以便她嫁入豪门。真相大白的时刻,凯马勒无比尴尬。他就是这样一个犹豫不决、懦弱、彷徨的人,这种文人形象并不少见。凯马勒终身未婚,成了一个忧郁的思想家。
说完了这家的男性,也来说说这家的女性。艾哈迈德的妻子(继妻)是个非常传统的阿拉伯女性,传统到让人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地步,比如她在第一部故事里,从嫁人之后,就只出过一回门;她传统到毫无存在感,似乎这个家里发生的故事,除了她差点被休那次,几乎总和她无关,然而她在这些故事里,又总是以背景板的身份出现。反正以我的三观,她这种生活简直就是噩梦!
大女儿海迪洁,总喜欢指责别人的缺点,较为尖锐,是个性格不讨喜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当她嫁人生子之后,每回一出场,我就想到了中国的“虎妈”。自然海迪洁没那么厉害,她以为的生活都在“正轨”上,不过是一种假象。她的两个儿子,一个参加了共产党,一个参加了穆斯林兄弟会,最后双双被捕,给她带来了无尽痛苦。她两个儿子的选择,大约也是埃及无数年轻人对埃及未来的思考吧。
二女儿阿伊莎是个貌美的姑娘,可惜命途多舛。想嫁给心上人,而父亲艾哈迈德不允许,这是其一。嫁人后家庭和美、儿女双全,却又因为一场流行病,丈夫和儿子去世,留下她和女儿相依为命,这是其二。女儿长大后嫁人,难产而死,母子双亡,她失去了心灵上最后的寄托,这是其三。阿伊莎的性格并不够鲜明,导致我读完了小说,还不能把她像书中其他角色那样,在我心中留下一个深刻而独特的人物印象。她仿佛只是个符号,一个来受苦的、用一生的经历诠释了人生无常的符号。
纳吉布·马哈福兹以母亲的死亡作为故事的结局,然而很多人物的结果并不够明确,留白的效果很不错,但总有点遗憾。据说在这里结尾,是因为作者认为,母亲把这个家联在了一起,母亲去了,这个家也就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