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文学网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100字

分类: 美文  时间: 2021-01-15 22:11:23  作者: 小磊文学网 

点击全文阅读

《托洛茨基自传》是一本由(苏)托洛茨基著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80元,页数:64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洛茨基自传》精选点评:

●大学看的这个版本。托洛茨基是共运里唯一伟人,且不说左派还有很多苏维埃外的光谱。极左固然反动,但全盘否左的人,多半没穷过——不是说吃不起饭,而是重视的人要救急,自己却伸不出援手。体会一次,他们就知道一切自由都基于财富自由,唯民生主义才能摆脱资本主义和它激起的极端,才懂得那些真底层。

●读完的感觉:托洛茨基是坚定的甚至极端的左派,斯大林是保守的反动的右派,是“党内庸才”的代表。斯大林固然是心胸狭窄的阴谋家,但也不能视之为鬼蜮伎俩的庸才。自传总是有些自我辩白的成分,不可不信,不可尽信。

●“沿着监狱的对角线走上一千步”,保持清醒。

● 托洛茨基自传,有关于很多重大历史事件的回顾,很有价值

●史航推荐。

●看过

●和双山回忆录等,曾经的枕边书,现在几乎忘完了。我也曾经自以为是个托派呢。

●圣徒。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一):原来,他也是一个文青

花了一个月慢慢看完。原来感兴趣的有两个问题。一,托如何从列宁之下第二号领袖的位置,被斯大林彻底夺权。二,所谓托派思想,究竟和后来的路线有什么区别。

对于一,书中只有一章,他解释的原因是人们普遍的庸俗心态造成革命意志的消退,从而导致他这样的革命家不再被人理解和追随。而斯大林个人,无论是素质和手腕,在托看来都不值一提。

二,托的继续革命,就是要把红旗插满全球,输出革命;而斯大林要守成。这是当时的说法,后来也是要在全球大冷战的。

没有看过其他相关材料,仅从自传本身解读。托的失势,从小处说,是他不善于建立自己的班底组织;从大的方面看,当革命成功以后,大多数人希望能享受成果而不愿意继续扩张寻找新的敌人。

托的自身经历,擅于对外而不擅长对内斗争。对流放这样的失势也看的开。

托自我评价是一个作家。他把作家看得比革命家、政治家的地位高。

政治家必须懂得妥协交易,51%对49%就是胜利。而文青会追求极致完美,不断上升,继续革命。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二):好多回忆录

“回忆录的写作在我们这个时代再次兴盛起来,这种兴盛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原因在于有很多值得讲述的东西。时代越富有戏剧性的变化,人们对于当代的历史就越富有浓厚的兴趣。”

托洛茨基在1929年写下这段话。我没有读过他的自传,甚至都没有见过,这段话是我通过覃里雯知道的。很久以来,我就对历史传记充满着迷恋,这种迷恋已经无从查找其渊源。那些足够配写或者配被人写传记的家伙们无限好奇,我想知道,他们的人生是怎样的迷人才使他们具有了在这个世界上留名后世的资历?

但是毫无疑问,在阅读过程中我忽略了对于这一原因的探究,而是被人物的经历本身所吸引,毫无疑问,沉浸其中。除了里面的人物不断的在握的大脑里活动言语之外,别无他物。我的大脑不会再去思考我所希望得到的答案,而是完全受到了传记者当事人的支配,任意由它选择。

这是一次又一次的愉悦的经历,我成了历史的旁观者,但是却无法发表旁观者的意见。我被巨大的时间间隔压的难以思考,只是在懊悔:为什么那时候我没有在现场?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被人为垮的大感觉……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三):托洛茨基的一生

作为托洛茨基的自传,本书回忆录的形式因有了作者扎实的学术功底,使得本书有较高的可读性。

依靠回忆,作者叙述其童年时代和求学时候的家庭背景,简单说明其成长环境:自小热爱读书,认真观察社会现象且勤于思考,有时候力求知识渊博而过于苛刻自己。

随着社会潮流的发展和自身思想方向的探索,作者逐渐变成了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同时也策划和领导工人革命,认识列宁并与其交流想法。

因其影响力而屡次入狱和流放,但作者却借此类机会加强学习,接触世界其他国家革命理念,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社会主义课题的理解,丰富了实践一线的战斗经验,并以此加入列宁队伍夺取政权和创建苏维埃共和国的过程。

书中详细地回忆资料表明布尔什维克建国从理论逐步走向实际是如何曲折:根据国际发展的不利环境,作者提议先谈判获得短暂和平时间,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逐渐改组军队的思想性质;党内战略分歧如何开始扩大,新经济政策如何产生等;列宁逝世前后,党权如何变动,内部如何斗争;自己如何一步步被迫流亡国外。

本书较为重时间顺序事件,感情生活和思想方面的叙述相对偏少,澄清若干历史毁谤(例如1905年开始和列宁交恶)、揭露斯大林一派夺权过程等。

通过本书可看出作者能用事物发展的辩证法来看待社会发展历程,处事方面能实事求是,但本身取向上却不热衷权力。

即便处于高位,作者也高估自己的能力,缺乏对政治的严肃性和残酷斗争的认识,终至被流放(1940年在墨西哥遇刺身亡)。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四):孤独天才托洛茨基

托洛茨基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政权的主要缔造者,内战期间的重要军事领导人。

列.达.托洛茨基是一个天才式的人物,他和列宁一样,具有同时代的其他革命者不具备的伟大天赋,因此,能够脱颖而出,称为苏联革命的伟大领导者。

他具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善于独立思考,具备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他思想具有跨时代性和前瞻性,因此往往能高屋建甄,明确革命前进的正确方向。

通过读他的自传,我最大的收获是一个伟人最重要的是有独立自主的思想,没有思想就没有灵魂,这样在某些政治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如孟什维克的领袖马尔科夫,他具有很高的才干、奇特而高妙的主义,却没有坚定的思想,因此他注定只能作个旁观者。

托洛茨基为什么会输给斯大林呢?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首先,托洛茨基是输给了斯大林所代表的党内的庸才集团,而不仅仅是斯大林个人。这是革命发展到一定程度出现的党内既得利益集团。其次,托洛茨基才干出众,造成他个人的极端自负,或者说是自大吧,使他忽视了在他周围频频出现的危险。同时的这种自负的性格使他与党内的庸才集团格格不入,难以调和,这就使他成为了党内的少数派。再次,托洛茨基从本质上来说是个知识分子,而斯大林是个典型的狡猾的格鲁吉亚农民。在进行内部斗争,或者说施展阴谋诡计方面他远不如斯大林。综上三条我认为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斯大林对苏联的领导在最开始就埋下了以后苏联解体的种子,那就是党内的官僚主义,据说在五十年代以后苏联就形成了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级——党员,这就好像党内的毒瘤,最终造成了党的溃散和国家的解体。

《托洛茨基自传》读后感(五):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第一次知道托洛茨基这个人,还是看中译本《骑兵军》的时候。我好奇的盯着波兰军队的讽刺海报上的这个猥琐的老头,纳闷为什么他竟然会和列宁并排站在一起。

当然,才疏学浅的我后来也知道了,托洛茨基和列宁一样伟大,但是列宁是伟人,托洛茨基却只能是英雄了,而且还是悲情英雄。

他的这部涵盖了他颠沛流离一生的大半的自传,我个人觉得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托老对于自己童年趣事的记叙,当然隐隐约约,这些小事也印证了一句中国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书的第四章记叙了这样一个事情:当时班级里的优等生托洛茨基同学,因为被怀疑策划了一场针对一位教师的搞怪活动,而被学校开除。虽然这是屁大点儿的一个事,但是却映射出托老未来的政治生涯中,有战友,也有背叛者,有同情者也有观望者,但是最后,托老注定是失败者。

托老的失败,我觉得,主要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政治家,也不是一个领袖,一如他自己说他更是一个作家。在我眼里,托老始终摆脱不了一个优等生的影子,而不能随世事的发展转变角色,这就好比当年我玩MU(奇迹)的时候160多级还是弓箭手一样,托老这一辈子恐怕都没转职。

当然,托老还是一个革命战士,一个优秀的作家和一个牛XX的思想家,但相比于列宁和斯大林,这些个职业的优势就不突出了。列宁是领袖,斯大林是政治家,而托老的革命战士优等生作家思想家这些头衔,虽然多,但是职业特技不行,斯大林虽然各项属性都不如托老,但是人家是“政治家”,人家职业特技牛X,一招致命,全频攻击,所以对付托老时人家必然要会心一击,所以托老必然要被挫。

其实向托老和斯大林这样的事情,在世界各地历朝历代都有发生,君不见项羽刘邦?君不见宋江高俅?君不见XXXX……

所以,假如列宁,斯大林,托洛茨基在一个小学上学,当班长列宁捂着肚子走出教师的时候,刚刚答对问题并坐在前排的优等生托洛茨基同学,显然不会预见到,因刚才答错题而在墙角罚站的劣等生斯大林,会抄起一根凳子腿,走过来,将他打到在地。

所以说,这是个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故事。 哈哈哈。

相关Tags:人生孤独生活

猜你喜欢

精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