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文学网

比句点更悲伤的读后感大全

分类: 美文  时间: 2021-01-15 21:28:43  作者: 小磊文学网 

点击全文阅读

《比句点更悲伤》是一本由大师兄 / 紫图图书出品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9,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一):越读越悲伤,尽管如此,读完依旧感觉人间值得!

故事里面面对亲人的离世,有痛苦的,有遗憾的,有抱怨的,有不舍的,有无助的,有不以为然的,有事不关己的,每个小故事的背后都引申了值得每个人深思的点。孤独死,因为生活方式不同等一些因素让老人独居,更有甚者和老人关系变的僵硬的,不往来的,然等老人离世后才觉亲人离开自己的那种痛苦和遗憾。家里谁最笨,付出的嘴笨,这个故事讲到了儿女尽孝,老人在大哥家离世,弟弟妹妹抱怨大哥没有照顾好,大哥的一番话值得深思,不顾老人身体状况,以尽孝未借口让老人变的更痛苦是尽孝?给钱不陪伴是尽孝?抱怨不能是自己没尽到孝心没有承担责任而给自己找的借口。而另一个故事则是不忍看到老人因病痛而逐渐消瘦的面孔,因为一些世俗规矩让爱无拘无束的老人死后还受约束而不愿参参见仪式的他,在世人眼中尽是这个如此不孝,两个故事放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保险死,当验尸官告诉家属如果是死因和保险赔偿有关,尽然同意解剖验尸,让人更觉人性尽如此不堪。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二):比失去生命更悲伤的是人世间的冷漠

读《比句点更悲伤》有感

1、做好自己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无论做什么都有自己的事要做,而且要做好,才能去更好的帮助别人。而每个人所要做的是不一样的。“有钱人拿到的可能是一加一等于多少,我们拿到的可能是加减乘除又开根号,不必替别人去想答案,要专心做好自己的题目。做最好的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对别人最大的帮助。 2、努力做一个最笨的人 不论是一个家庭亦或一个组织,只要有个责任感重、想要付出的人,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那是应该的。如果有一天那个人不付出了,不论什么原因总有人会认为他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所以谁最笨?付出的最笨。付出可以无怨无悔、不求回报,但真正为付出的人回报点什么难道就不应该吗?如果付出的人哪一天真的要求回报,一定会有人说没有良心,不懂得感恩,但请问你有没有想过没有信念与生命支撑腰的灵魂又拿什么来担负起责任感恩社会呢?努力让自己活成想要的样子,不求得到每个人的认可,只需要做到问心无愧。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三):好好活着,认真生活

翻看这本书的时候,是被书名吸引的,看了介绍是一本由一线殡葬业接运员记录的生死故事集,又带了点猎奇心理。毕竟,这方面的话题在生活中是禁忌,而且,总感觉离我们太过遥远。

初衷只是当故事来读,读着读着,有些沉重,书里有形形色色的人:喜欢在殡仪馆走来走去感受幸福的老人、欠一堆卡债自杀的奢侈品小姐、舍不得丧葬费把老人扔下不管的儿子……也有光怪离奇的事:明明一早还在跟领居打招呼却被发现前一天晚上就已经过世的老奶奶……

很希望这些只是故事,但这就是有点可爱还自称肥宅作者的日常,记录的都是赤裸裸的现实。

而这些现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前段时间武汉疫情严重的时候,朋友圈有篇文章里记录说,有个姑娘,她母亲本来只是去做一个很小的肺部手术,结果在医院感染上肺炎离世,而她因为隔离都没办法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追在殡仪车后面无法靠近,最后只能对着远去车的方向磕头……

一场疫情,还有《比句点更悲伤》里的生死故事,让我们更加思考人世间的意义。人生无常,但一般人都选择避开“死亡”这个话题,书里说的比较委婉一些,叫“往生”,这个字眼其实也是为了给活着的人一点心理安慰吧。

很佩服作者的人生态度,见惯了人生百态,见多了冰冷的“往生者”,仍能带着温度轻松面对生活,坚持做自己。这也是他写下这些故事的意义所在吧!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四):翻开这本书才知道,活着的每一天有多珍贵

《比句点更悲伤》,这是我最近读过很有感触的一本书,每个人都会老去、死去,虽然不愿意承认,不愿意面对死亡,但是这是每一场循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认识死亡,还会让我们向死而生。 书中有一些片段的描写很戳人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轨迹,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谁也不知道陪在身边的那个人会是谁,也许是亲人朋友,也许是医生,也许是邻居,也许是路人,也许只是自己一个人……谁也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一个会先来,所以还是要好好的珍惜身边人。 每个家庭面对死亡都有不一样的表现,这种表现最直接的反应就是人心。我们始终相信社会上还是好人多,但是只有真正的看到过一些事情以后,才能知道不是所有人都会赡养老人,不是所有的付出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不是所有的亲人都叫亲人,关于人性、关于人心,只有在大是大非、大起大落之时才能看的更清楚。书里面的第一个故事,家里谁最笨,付出的最笨,我想付出的一定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爱,因为爱所以舍不得,因为爱所以狠不下心…… 看之前觉得这是一本看完会很忧伤的书,会悲从心起,自己读完以后发现,其实别人的故事都只是故事,但是每一个故事的后面都会让我们有一些深刻的反思。我们要好好活着,用心做好自己的事情,好好爱身边的人,爱长辈爱兄弟姐妹爱孩子。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但生命这件事,没有存档,有的只是还没说出口的爱和对不起。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五):一场关于生命意义的洗礼

看到书名,感觉很有意思,想要翻翻看是关于什么的书,读到自序的时候恍然大悟,原来是关于殡仪馆的一些小故事啊(里面还有一些疗养院的故事),总觉得有点儿悲伤。看下去又觉得并不沉重,只是生活中会出现的事儿而已,平淡而真实。也许平时并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但通过作者的描述会发觉原来在死亡之后是更多的悲伤。通过这本书,我们会学会如何做一个满足的人。

死亡的到来大同小异,悲伤的故事千奇百怪。

下面是我觉感触比较深的几段话:

1. 家里面谁最笨?付出的最笨

习惯性的付出会被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2. 有这么严重吗?永远都是事不关己得人才说得出口。

没有经历就没有发言权

3. 这里是殡仪馆,不是动漫,不是游戏,不是连续剧,没有重来,没有存档,不能起死回生。有的是悲哀,有的是早知道,有的是还没说出口的爱、感谢以及对不起。

珍惜现在,不留遗憾

4. 棺材里装的是什么?一般是说装死人,不装老人。殡仪馆里都说里面装的是钞票;火葬场都说不管装什么,都会变成灰;佛家说那些是表面的躯壳,灵魂跟着佛祖走了。

如果我是丧家,我希望棺材里面装的不是我亲爱的人,而是我。

好好爱家人,好好爱自己

如果我是丧家,我希望棺材里面装的不是我亲爱的人,而是我。 好好爱家人,好好爱自己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六):认识死亡,珍惜当下

看这本书是因为一个美丽的误会,本书的作者被称为殡葬界的“马克吐温”,当时朋友就说冲着马克吐温的名气,也要看看这本书。

这本书让我们更懂得“珍惜眼前人,活在当下”,作者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死亡,死亡有时是解脱,有时是恐怖,但是本书不仅让我们认识死亡,还能够让我们向死而生。

我看完书以后,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珍惜,作者在书中写道“这些葬礼,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我倒是很奇怪,为什么活人的地方冷清,而死人的地方冷清呢?”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帝总会开始给我们做减法,减掉一些朋友,减掉一些梦想……有些人就此跟你分道扬镳都你们或许都不见得会吵架,或许有的人会一直在你的联系人名单里面,但是你并不见得会去联系,有些人或许已经跟你见过最后一面了,只是你还没发觉。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了世事无常。告别有的时候没有仪式,人生中大部分的告别是悄无声息的,甚至要很多年后自己才明白, 原来那天的相见, 竟然已是最后一面。此后即便不是隔山隔水, 也没有再重逢。 于是和一些人拥有过的美好, 到最后只能暗自怀念

生命这件事,没有存档,有的只是没有说出来的爱和对不起。这世间最大的遗憾不是失去,而是拥有的时候没有珍惜。

所以啊, 要珍惜每一个当下, 毕竟它们都会成为曾经。 毕竟我们谁也不敢保证 有一天我们之间会不会形同陌路。

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在拥有的时候珍惜一点,努力一点,过的用力一些。

《比句点更悲伤》读后感(七):《比句点更悲伤》:人生的尽头不是句点,而是另外一个故事的开始

2020年2月29日,我奶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她平时那么爱说话的人,因为脑溢血,走之前都没能好好交待,连孙子孙女都没见到,就闭上了眼睛。这么多年来,一直失眠的她,终于能好好长眠,不用再面对生活的烦心事。

也许因为太爱,我不敢回想奶奶生前。奶奶昏迷后,没有着急地坐上前往天堂的火车,而是在等待我们回来。尽管不能睁开眼睛再看看儿孙们,不能再跟我们唠叨她今天跑了多少步,不能再问我们吃得好不好,她还想听听我们的声音,让我们见到她最后一面。

我到现在仍然记得,离开医院之前,我拉着她的手,像小时候她拉着我的手一样,她的手一如既往的温暖。我小时候一直以为每个人冬天的手都是冰冷的,但奶奶除外。奶奶拉着我的手,源源不断向我传递热量。我被拉的左手总是暖乎乎的,右手放在我的口袋里依然像冰块一样。

直至昨晚我不小心翻开《比句点更悲伤》,我才算真正接受奶奶的离世,我才能在回想起跟奶奶生活的点点滴滴时,不再是止不住的悲伤,而是满满的幸福。也许像我爸说的一样,她走得很安详,没有在病床上承受太多的痛苦,也没有给儿孙的造成太大的负担,所以当她知道儿孙们都回来看过她了,她就安心地走了。

死亡对于往生者来说,是生命的尽头,对在世者而言,却是另外一个生活的开始。《比句点更悲伤》是2020年4月出版的关于死亡的书籍,描述了作者作为尸体接运员所看到的关于往生者死亡后在殡仪馆发生的事。

有人问一位老人:“你为什么喜欢在殡仪馆走来走去呢?”

老人想了想,说:“常常来这里,就知道自己过得多幸福。”

01 幸福的往生者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灵魂却各有各的不幸米兰昆德拉曾说:“这是一个流行离别的时代,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死亡是人生必经之路,人生在世,不仅要面对身边亲人朋友的离去,还要面对自己的死亡。如何才能体面地死去,大概是活着的人要考虑的最后一件事了。而作者作为殡仪馆接运员,用旁观者的眼睛默默地观察往生者死后的故事,替往生者的灵魂见证肉体被火化前经历的最后一件事。

我曾经对《局外人》所描述的关于男主莫尔索对母亲的去世无动于衷的场面觉得非常荒谬: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在昨天,我搞不清……“他们给盖上了,我得把盖打开,好让您看看她。”他走近棺材,我阻止了他。他问我:“您不想看?”我回答说:“不想。”他只好作罢。我有些难为情,因为我觉得我不该这么说。

《局外人》对母亲的描述并不多,我们看不出来母亲对莫尔索的爱,也看不出莫尔索对母亲的情感,甚至母亲的离世对莫尔索来说只是一件不得不处理的麻烦事。

《比句点更悲伤》里也有关于亲生女儿与干女儿对待老人家死亡的一段描述。一位三十多岁的女人给老人家办理入馆手续,因为不是亲属关系,只能让干女儿联系往生者的亲女儿来办理手续。亲生女儿到了殡仪馆,无论如何都挤不出眼泪,盯着死者嘴巴旁的凹进去两条线,不停怪责接运员、医院,甚至说告干女儿。

但实际情况是,老人家在干女儿当年家庭条件不好时帮助了她们很多,亲生女儿不愿照顾老人家时,干女儿把老人家送到养护中心去,每个月给养护中心付款,甚至老人家死了,干女儿一次性付清了丧葬费。而亲生女儿连五年前老人家摔断了脚都不知道。

死亡是句点,但在句点之前或之后,笼罩在绝望下的故事,才是真正的悲伤。对于老人家来说,他是幸运的,也是绝望的。幸运的是,他当年的付出获得了超乎想象的爱的回报,干女儿尽心尽力地照顾他,为他送终。绝望的是,他的亲生女儿却没有血缘关系的束缚,他的离世对于亲生女儿来说竟是无关要紧的事。

此时此刻才能理解,不是所有人都会受亲情的束缚,对《局外人》和那个亲生女儿来说,他们之间没有感情的羁绊,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对死亡的哀恸。因为对他们来说,那只是一个陌生人的存在。

作者见证了很多往生者死后的悲伤故事。儿子赚了很多钱,却把钱花在母亲的养老院上,把时间花在老婆身上;家里三兄弟住一块,哥哥在家死了很久才被发现,把哥哥送往火葬场后,到市场买菜庆祝等等。

但对作者来说,最深刻、最有意义的死亡故事,却是发生在死亡悲伤后的真情流露。作者的老校长完全不像他当年认识的那个校长,没有了威严和高高在上的感觉,他只是跪在地上,一直握着亡妻的手,一直哭。有位小姐哭得非常难难过,她摸摸那先生的头说:“老公,这是我第一次叫你老公,也是最后一次了,你在那边要好好保重。感谢你照顾我那么多年。你跟你哥哥,是我在这世界上遇到的最完美的两个男人。我爱你,你一路好走……”

老校长在外是威严的校长,在家只是陪伴妻子的丈夫。那位小姐丈夫早逝,全靠叔子照顾,日久生情只能极力克制,只能在他离世后,叫他一声老公。“等待返去的时阵若到,我会让你先走。”江蕙的这首歌《家后》,道出了世间最浪漫的事。两人到老的这个约定,很浪漫,却需要很大的坚持才有办法实现。

02 丧事上花再多的钱,买的是一张“赎罪券”,安抚的不是逝者的灵魂,而是活者的人心《人鬼情未了》代表了所有失去爱人的在世者的期待。这是多么美好的一个故事,萨姆在世时,两人如漆似胶,道尽世间爱情的美好与浪漫。萨姆去世后,化成幽灵,贴身保护美莉,等到凶手卡尔自取灭亡,萨姆才安心走向天堂。在通往天堂之路时,美莉终于见到了显出身形的萨姆,两人紧紧地相拥。

对萨姆来说,他生命的尽头不是在肉体死亡之后,而是在他确认爱人美莉安全之时,才是萨姆故事的结束。对于美莉来说,她知道萨姆幽灵的存在,究竟意味着什么?说到底,只是让活着的她能安心,让她知道,逝去的萨姆依然爱她,威胁已不复存在,美莉的生活可以重新开始。

然而这仅仅是电影。当年我姑父因意外去世,我姑姑哭得眼睛凹陷,家里三个孩子全靠她一个人苦苦支撑,姑父的灵魂依然没有出现,而是随着肉体火化前往极乐世界。

对于往生者来说,生命的消逝也许是他人生的句点,但对于他身边的人来说,办理丧事只是另外一个故事的开始。

有一对父母,给儿子办葬礼。父亲眼睛有问题,是做废品回收生意的,母亲生活无法自理,一直流口水。因为父母身体的问题,生下来的儿子一身病,医生说活不到二十岁,父母硬生生把他养到30岁,这是他们唯一的儿子,也离开了他们。

父亲存了40多万,就是为了给儿子办一个体面的葬礼,因为他没读过书,没开过车,没什么玩具,在他生前无法正常使用,在他死后父亲花光所有积蓄买回来烧给他,还给他请了两位师傅。父亲最后还借了钱,给儿子买了个不错的塔位。

有时候丧事的举办,不仅仅是为了哀悼逝者的生前,在丧事上花再多的钱,也是为了买个不后悔、不遗憾,更多时候买的是一张“赎罪券”,安抚了在世者的不安,这也是往生者活着的时候冷清,死后才热闹的原因。

在养护中心照顾活人的时候,久久不曾有人过来探望。看看这些丧礼,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别说至亲了,左右邻居、从小到大的同学都出现了。等到人死后,天天都有人来探视遗体,并且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早知道我就多点探望你,多点陪你。”在往生者走之前,他们是不是也都这样热情地来看过他们,甚至关心过他们?

然而人生并不是游戏,殡仪馆也不是重生点,没有存档,没有暂停,没有重来。那么等到人死后人们纷纷赶来殡仪馆探望的意义何在?

03 向死而生,活出人生的意义,才是往生者留给在世者的启示

逝去的人已然消逝,活着的人依然要找寻生命的意义。

既然我们不可能因为悲伤随之而去,为何不认真倾听往生者的灵魂要告诉我们的“遗言”呢?活着的人究竟要如何找寻生存的意义?

1、保证他人幸福的前提是保证自己的幸福

作者在书里讲到有一个女人,快五十岁了。她很年轻的时候就出来打拼,为了照顾弟弟妹妹,她没有读书,而是打工养家。由于结婚后又要对另外一个家庭负责,所以她干脆没有结婚。直到有一天她身体出了问题,想找弟弟妹妹拿回一部分钱住院。结果因为弟弟妹妹也有家庭,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借,这个女人到最后精神失常,认为自己的付出喂给白眼狼。

这件事能怪谁?作为旁观者来说,这个女人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自己的一味付出导致变成了自己的负担,他人的习惯,不求回报也是你情我愿的事。但是人无完人,更不是圣人,我们自己要过得幸福,在保证自己的权益下,才能有余力去帮助他人幸福。

2、意外无处不在,给自己列出“遗愿清单”,让死亡不再可怕《遗愿清单》里卡特和爱德华因病而住在同一个病房,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啊,卡特在纸上记录下自己生命中尚未实现的愿望,爱德华决定帮助卡特达成心愿。我非常羡慕卡特来到女儿家,俯身亲吻美丽的孙女,完成“亲吻世上最美的女孩”的愿望。

卡特是幸福的,他早已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仍然有充分的准备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事。计划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到来。前几天还兴高采烈发60秒微信语音给我的奶奶,几天后我只能看到她在病床上没有意识的样子,给我们交代后事成了她无法完成的遗愿,而再抱一次奶奶却成了我再也无法完成的生命遗愿。

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来过,不是鸡汤,而是让你生命不再充满遗憾的最好方法。相信我,从现在开始列出“遗愿清单”,为了目标而努力,在有生之年完成自己的愿望,不再害怕死亡的到来。

3、向死而生,寻找生存的意义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这就像我们中国人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一个在精神上无法觉醒的人,他的存在对于这个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人的成长就是精神在成长的过程,但是否能突破精神觉醒的临界点,在于你是否能找寻到生存的意义。

何为生存的意义?当你知道你终将面临死亡,但在迎接死亡的过程中,你会尽可能地让自己幸福,让家人幸福,不断为目标而付诸努力,你的人生将不再迷茫。

04 结言

我很后悔我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乖乖女。

奶奶经常叮嘱我,以后拍拖不能“买一送一”(未婚先孕),这样别人会在背后议论的。一定要结婚之后才能怀宝宝,知道不?

我总是笑话她,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我的那些同事,哪个不是奉子成婚的?

但我还是很听话,没有让奶奶觉得难堪。

奶奶走了之后,我才后悔,我一直以来都以为奶奶可以长命百岁,她可以等到我结婚生子,她还那么年轻,她肯定可以抱抱我的孩子。

如果让生命重来,我绝对不会再听你的话了。还有我这辈子我都没机会亲口对你说的一句话。

我爱你,奶奶。

——END——

[email protected]/* */,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相关Tags:人生孤独怀念忧伤生活幸福

猜你喜欢

精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