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文学网

吉春缅怀恩师杜鹏程的教诲的散文

分类: 散文  时间: 2020-06-15 00:21:44  作者: 小磊文学网 

点击全文阅读

  记得1972年6月底,杜鹏程与夫人张文彬回故乡韩城来了。这不是什么荣归故里,而是在西安那“口诛笔伐”《保卫延安》的躁声中回故乡住闲的。7月2日,在县政府办公室工作的我,一听杜作家在县政府客房休息,便到对面客房拜望。他不象是受批判之人,照样谈笑风生、那么平易近人。这一夜我失眠了。第二天上午,我到肉食公司用肉票割了三斤猪肉,带上一部书稿,带上夜里构思的一首小诗,骑上自行车,来到苏村杜鹏程的家。杜鹏程和张文彬热情地接待了我,并一块吃了一顿可口的猪肉熬大米饭。在吃饭桌上,我将《寄语杜作家》的小诗从笔记本中抽出来,交给杜鹏程。杜老看着诗、又看看我,激动地热泪盈眶。这首小诗共两段、八句:

  闻君故乡还,县府邀相见。

  谈话逗众笑,热气满房间。

  名书万代传,小人乱批判。

  延安宝塔固,蜀道已通天。

  杜老看完此诗,连说:“好,好!我要永久保存,留作纪念,咱们从今天起,算是忘年交了。你的笔名就叫吉春,把后边的‘盛’字简化掉吧。”说毕,将这首诗夹到他的笔记本中去了。

  记得1982年5月24日上午在西安建国路71号作协杜老工作室,我请杜老对《司马迁演义》提斧正意见。杜老说:“《演义》我看了,有意思,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证明您下了功夫,比原来的《传记》要生动,文字也简练,司马迁太伟大了!您写了两万字,太单薄了。再搞长一点,能出书,字数再增加一倍,或者写十万字也可以。要把《演义》写成既是演义,又是历史知识性的读物。这就需要在正文之后搞个注释,一万多字注释也好。比如:司马迁的死因,根据是什么,翻了哪些书,都怎么说的;杨敞是华阴人,是个四平八稳的人,后来当了宰相,要注明;司马迁的妻子,姓名,芝川人,要注明是自己拟的名字,合理塑造的,旧社会女人没名字,韩城习惯孩子小小定婚;司马迁女儿聪明、美丽、很能干,她丈夫杨敞在大司农登门言废帝时不表态,而她申明大义,立即支持废立之举。《史记》能流传后世,她起作用,让儿子杨恽(念‘云’)保存《史记》、宣布《史记》。班固的《汉书》中录有《报长安书》草稿,能不是女儿保存提供的吗?刊布《史记》,司马迁女儿是后台,对杨恽教育的结果。她对父亲司马迁著书、受罪的情况和内因最清楚,司马迁妻子也最清楚。也可以说,没有司马迁的女儿、外孙,就没有《史记》问世,那就泯灭了!司马迁女儿应多写一些。外孙杨恽,也是个才华出众的人物,我读过他的文章,象李白那样豪爽,他对祖父司马迁很崇敬,听母亲讲的,冒死上书皇帝要求公布《史记》,了不起,当时是汉朝。司马迁小时候的故事,要注明是自己合理想象的。咱们韩城,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把风情、地理、历史等多介绍一点。司马迁太伟大了!不光中国,外国都极重视司马迁的东西,咱们没有的资料人家也可能有。史实一定要可靠。那些是自己的推断,还有高门、堡安等地的方位,东南西北,要写清,这既是演义,又是考证,使《演义》具有科学性、艺术性、知识性。注明己见有好处,相信后世文物会证实的。《孙子兵法》不是证实了吗?”

  记得1982年9月24日晚8时许在西安作协后楼1单元2层杜老住室,杜老指点:“您可以将《演义》交给陕西人民出版社办的《绿原》刊物。您写个信,信上说明:《绿原》是陕西大型刊物,此稿较长,希望采用;《演义》初稿、修改稿均叫我看过两次。这样简单地写,再不多说什么。他们会找我的。”

  记得1988年3月11日在107号院,杜老谈《司马迁演义》,答应作《序》。5月9日吉春领韩城参加全国《史记》会韩城代表到杜老家拜望。5月11日早吉春领妻雷英、儿向阳、女会琴见杜老,杜老让我全家坐省文联派的小车回韩,杜老却乘火车与全国史记会议专家教授到韩参观。当时,把我全家感动得热泪盈眶!

  记得1991年8月11日上午在雍村14楼3层5室杜家,杜老又仔细看《序》草稿,小声唸开头:“《司马迁演义》这本历史小说,五易其稿,终于改好了。我以为,它比过去的一些传说故事更符合历史事实,更细腻、系统、生动,因而更具有很强的知识性、趣味性。这是我的“忘年交”吉春同志的又一部力作,实在是应当庆贺的!” 看完后沉思了一会说:“这儿加‘经过八九年努力’,《序》下不要名字,我在最后签个名。杜老又在作协信纸上主动为我题词:“艰苦努力,在学术上取得更大成绩。敬赠吉春同志,杜鹏程,一九九一年、八、十一”。谈话两个多小时,临别杜老让我给韩城司马迁大学捎两本杂志。这次会面,竟成永别!

  注:吉春系《漫游诗集》、《黄楼梦》三部曲、《苦觅真爱》小说、《续史记》、《世界史记》等50本书作者,文学教授、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世界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主席。

相关Tags:故乡

猜你喜欢

精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