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读后感精选
《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是一本由程焕文著作,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简裝本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精选点评:
●尽管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在千变万化的历史变迁中似乎一直都是轻描淡写、易被忽视的,但总是有踪迹可寻。程老师历时九年的力作,史料详实,强烈推荐。
●结构清晰,史料翔实。看看图书馆学的演进历程,其实也是清末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不评论,一切尽在不言中
● 购于中国图书网。虽然是受众不算广的学术专著,眼界功力均值得钦佩,极出色卓著的笔耕。
●不错
●感兴趣。
《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读后感(一):想不到
本来是专业课的老师要求我们读这本书,由于是近代史,我一直很不感兴趣,所以读这本书之前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想不到看到一半忽然发现很有意思,不亏是花了九年心血,越看越想看下去了。大量的史料还是让我吃不消,可惜自己对古文不来电。
《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读后感(二):中国公共图书馆与图书馆学起源的探索之旅(沈占云)
晚清是我们心中尘封的痛。当我读到《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这部著作对图书馆及图书馆学术思想萌芽、发展状况很细微的描写时,封闭了好久的疤痕被撕开了,血流了出来,然后开始结痂,隐藏于心的爱,也掀起了波澜。亲爱的读者,这是在图书馆的故纸堆里沉睡了百年的文字,今天,它醒了,像一轮新月浮现在我们心中。如此珍贵的一份记录,如此甘醇的一坛佳酿,我想与你分享。晚清的历史,一个非常令人难忘的回忆……
图书馆与图书馆学发展的故事是从鸦片战争开始的,《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的作者就是从这时说起:晚清西方图书馆观念的东渐,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戊戌变法康梁对西方图书馆的考察,清末新政与公共图书馆的兴起,清末地方的公共藏书楼思想与实践中……作为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之集大成者的这本论著,厘清了晚清图书馆学
术思想史的重重迷雾,这种艰辛的努力不会白费。
这本书为我们构成完整的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术思想史画卷,开了一个好头。
《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读后感(三):回溯历史以观图书馆之未来
中国图书馆学术思想发展经历了漫长岁月,许多人为其做出重要贡献。此书主要梳理和总结了晚晴时期中国图书馆学术思想的发展情况。
书中开头部分的绪论介绍了“藏书楼”和“图书馆”这两个名词均属于“西学东渐”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没有给予藏书地点特定名称,而“图书馆”这一名词是借鉴日本的。文中特别指出,中国历代统治者和学者都非常重视书籍的收集、珍藏与整理,历史上有许多关于私藏和整理书籍的记录,比如汉代的天禄阁与石渠阁(存放国家文史档案和一些重要图书典籍,收藏量大约有万册余),但古代绝大部分藏书私有专享性强,主要是服务于皇室或士大夫阶层,一般普通百姓是很难接触到,且所收藏的书目以经史子集为主。因而我们不能把中国古代的藏书思想与现代图书馆学思想混为一谈。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的藏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图书馆学术思想起到影响。
中国图书馆学史发展道路大致可分为被动性接受和主动性学习,一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道过程中随之带来的西方图书馆思想,二是中国人主动翻译西文著作或实地出洋考察西方公共图书馆学习西方图书馆思想。
明清时期。一批传教士相继来华,他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中做出伟大贡献,在传播“福音”的同时也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知识。书中介绍了最早向中国传输图书馆观念的意大利的传教士——艾利略。书中还特意介绍到传教士在上海的图书馆活动,上海是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集中之地,他们在此先后创立了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上海现代图书馆的起点)、“上海图书馆”(上海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图书馆(上海最早的专门图书馆)、圣约翰大学罗氏图书馆(上海最早的学校图书馆)和格致书院藏书楼等,给中国引入西方图书馆观念。然而大部分由传教士创办的图书馆其主要还是为外国人服务,中国普通民众对其了解不深也不能被惠及。晚清传教士们只是简单地将这种新事物带到中国,要对我国晚清时期图书馆事业以及学术思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还是要依靠国人自身的努力。
通常来说,新事物的发展道路总是充满荆棘与磨练的,勇于挑战新事物突破旧事物的束缚需要勇气和创新的精神。晚清时期时局动荡不安,中国图书馆的思想发展历程附着在晚晴跌宕多舛的国家命运上磕磕绊绊,艰难曲折。书中将晚清中国人对图书馆学术思想的探究与时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鸦片战争至洋务运动):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打开国门,此时大部分中国人对外来事物抱有抵触情绪,只有少数人尝试认识西方世界。洋务运动时,朝廷派出使者主动考察西方社会,尝试引进先进技术。在这一时期,接触西方社会或思想的人们对西方图书馆的印象主要集中在建筑装饰或藏书数量等表面形式,对于其公开共享的精神或规范章程缺乏了解。晚清时期国人对图书馆及其图书馆的观念是循序渐进的,先是接触皮毛,后逐步深入了解。
第二阶段(戊戌变法前后):康梁二人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百日维新期间分别提出各自的目录学和藏书学思想。变法失败后,康梁流亡海外,有机会亲自考察国外图书馆,详细记录有关国外图书馆的资料,为后人提供材料参考。
第三部分(清末新政时期),前人资料的铺垫,加上清政府的积极“倡导”,派出大臣出洋考察,颁布《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开办公共图书馆等,使得这一时期图书馆观念深入人心。
书中除了详细介绍晚晴图书馆学术思想之外,还介绍了此时期来自不同阶层的图书馆实践活动。维新时期,维新派倡导“开大书藏”和创办学会学堂藏书楼;清末新政时期,在政府的支持下,地方开办公共图书馆或藏书楼。思想支持图书馆实践活动,各类创办实践活动积累经验完善图书馆思想。
思想的发展随着时间流逝不会停止,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2013/6月
《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读后感(四):上下求索 存古开新
读罢老师的《晚清图书馆学术思想史》,书中收集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我甚至觉得可以把这本书作为类书来用,也可想老师九年寒暑磨一剑所付出的心血。
本书主要研究的是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之间(1840-1911)的图书馆学术思想史,清晰明了的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古典藏书思想向近代图书馆学术思想转变的过程。在我看来,这其中有着无法脱离历史大背景的屈辱性,但我更为有识之士的积极探索而感动。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就把图书馆及西方藏书思想传入中国,可以说是西方图书馆在中国的移植,但并不是“为谋华人读者便利”的产物,且因为“水土不服”在当时的中国并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
相比之下,中国人自己对图书馆的考察、研究却是对图书馆在中国的产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之于今天依旧有积极的意义。林则徐、魏源等作为当时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翻译西文著作时就把“图书馆”介绍到了中国,在国人心中勾勒出了西方图书馆的基本面貌。鸦片战争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到欧美日本学习考察,也留下了大量关于西方图书馆的记载。在书中引用的史料中,我对梁启超对美国图书馆的论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注意到美国大学图书馆不设管理取书人,任学生自由取阅的现象,还在《卡内基》一文中看到了“中国人不自助”的劣根性。虽然,有很多出洋的史臣依然“夜郎自大”,对国外图书馆不以为然,但他们已经通过考察的方式开始了探索的第一步。
新式的公共的图书馆在当时必定是新兴的产物,但书院、书楼却是久已有之。那么图书馆究竟新在哪里,好在哪里呢?在于西方国家的比较中,他们看到了差距,并将其归咎于图书馆的缺失。于是当时有了许多批判中国古典藏书思想“只藏不用,不惠及士林”的经典论断,如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藏书》等,从反面突显了开图书馆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西方图书馆的公立性与公共性使得图书馆真正成为可以用最少的投入而“造就通才”的教育机构,而它的这些特性都体现在图书馆章程制度中,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中国人对西方图书馆制度章程研究后的结论。可以说,当时中国人在考察之后的探索已经向图书馆制度层面迈进了一大步。
然而真正能开办起这样新式的图书馆实属不易,无论在政策上,经费上,管理上,甚至实际操作上都困难重重,可透过书中的实例我还是感觉到了有识之士为图书馆事业奔走呼号上下求索的热情与执着。当时要办图书馆在中国几乎没有先例可以借鉴,一味照搬西方体制也不可行,这给积极分子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然而他们是勇敢的,他们尝试着,探索着。面对西学被大量介绍到中国的现实,中国经典的“四分法”已经不能完成对馆藏图书馆的分类,于是有了康有为、徐树兰对实用目录分类的思考,虽然现在看来都还是非常不成熟的,但是对传统分类法的挑战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还有苏学会“取书凭折”和“邮寄借阅”,通艺学堂的《图书馆章程》都是对在中国建立图书馆的积极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当时图书馆的产生是于清朝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密切相关的,但有识之士们还是意识到了图书馆的功用绝不仅局限于介绍传播西学,甚至在筹办开设京师图书馆的时候更加强调了保护国学,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保守的一面,但也体现了他们对图书馆职能完整的思考。我个人很赞同徐树兰对古越藏书楼“存古开新”的释义“不谈古籍无从考政治之沿革;不得今籍,无以启借鉴变通之途径”。在今天看来保存人类历史文化与开启人们智慧介绍新学仍然是图书馆不可偏废其一的重要职能。
可以说,那是一个中国图书馆学术思想快速发展的时代。藏书的多样化趋势促使了分类法的变革与藏书建设思想的转变,图书馆的公立性、公共性促使图书馆通行章程的诞生,迈出了图书馆立法的第一步,甚至连“图书馆”这样的名称能得以确立也是发生在此时。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下而上再到自上而下的图书馆运动之后,使得图书馆的公共意志在广大知识分子心中植根,虽然关于图书馆服务免费与否的讨论延续至今,但没有人再怀疑公共图书馆的先进性。
我也大胆的试想,如果当时的中国人不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才觉醒,如果能早点走出国门向西方学习,如果我们没有那些巨额的战争赔款,只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作图书馆的研究发展经费,那么凭着徐树兰、刘光汉、罗振玉这样有识之士上下求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晚清会不会成为我国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