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文学网

幸福的读后感10篇

分类: 美文  时间: 2021-01-21 01:38:23  作者: 小磊文学网 

点击全文阅读

幸福》是一本由(德)威廉·施密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读后感(一):信仰主义

其实一直在追寻幸福。从哈佛的幸福课,到这本书。大抵都是因为曾经很不快乐或者现在正遭受着煎熬的缘故,看完之后,发现大抵都是一样的。全然的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相信自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动用自己所有的感官,味觉,嗅觉,听觉,视觉去感受这个世界。去建立起来,自己与这个世界的关联。关联性,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不管是与社会的关联,与自然的关联,与自我本身的关联,甚至是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联,因为这种寻找,因为这种牵扯,人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看起来,像是丧失了自由的野马,实则不然,因为关联,人变成了自愿选择关联的自由人。

不该去抛弃一切所谓的规章制度,不该去舍弃看似没有意义的意义。对于幸福而言,现时体验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只是在于我们是否能去发现,所有的意义。有信仰有信念的活下去。

《幸福》读后感(二):书摘

人生第一要务不是幸福,而是寻求意义。

1、运气:luck is where opportunity meets preparation.

2、快乐:如果事先经历了一番辛苦,感受到的快乐就更多一些!

幸福就是个体顺应自己的天性。

不要制定过高的标准,知足常乐

3、充实,只有充实才是持久的

4、悲哀

至此,幸福有好运,快乐,充实、悲哀四种

5、意义 幸福取决于有意义,意义即关联。意义包括身体察觉的意义,心灵感受的意义及超验的意义

6、身体察觉。嗅觉 ,视觉,听觉,触觉,看书,听音乐,舞蹈,运动

7、心灵感受。内在关联:善待自己,爱自己;外在关联:亲情,友情,爱情。8、精神思考。学习,思考

读书使人睿智,睿智的人长寿

确定目标,愿景和方向,有意义就有希望

9、超我意义 信仰

10、创造意义 精神追求

《幸福》读后感(三):意义在联系中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一个词汇,具体所指,取决于个人定义。

但,幸福,在人类社会里,总有共通之处。

幸运,是幸福。但是,幸运,往往不由各人意志所决定。

快乐,是幸福。但是,快乐,绝对不能持久。

幸福的范畴,在幸运与快乐之外,还有充实。

充实才是持久的,唯有在充实的幸福里,你我大有可为。

充实存在于联系之中,通过身体的知觉,心灵的感受,精神的思考以及超越人类生活的--信仰,建立起自我与自身、与他人、与自然、与宗教的多重联系。在一个个的联系中,创造生命的意义。

人最大的满足在于认识自己的人生和人类生活的意义。唯有将自身与意义有了联系,方才是充实的幸福。

充实的幸福也是低调的,充实不是感受不到平淡与黑暗,而是接受它,就此不再那么在乎它。因此,单调乏味,平淡黑暗,悲伤,也可以是在充实的幸福之中的。在充实的幸福中,是一种开朗的镇定态度。

拜现代科学、民主、自由所赐,在当今社会中,旧有的种种“意义”纷纷消亡。人类空前地焦虑地寻找着幸福。

而幸福并非生命中的第一要务,意义才是,意义在联系中。因此,建立起新的联系以找到新的意义,是当代人当代社会找到开朗镇定的幸福之途的必由之路。

《幸福》读后感(四):幸福在哪里

威廉•施密德是位研究生活艺术领域的哲学家,曾在多所大学任教,其中包括莱比锡大学,柏林工业大学,埃尔福特大学及耶拿大学。1998至2007年,他定期在阿尔比斯河畔的阿福尔特恩诊所提供哲学心灵服务。 《幸福》这本书引领你了悟幸福的奥义,生活得平安是种幸运,主动敏锐地把握住时机,开放的心态有助于促使好运到来。现代人具体追求的幸福大抵包括生活安定、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事业有成、情趣丰富、兴致勃勃。这一切重点追求的是“快乐”,如果出现“不快”,就要尽快摆脱这种讨厌的干扰。一种站得住脚的幸福观,应该是能够肯定痛苦的价值观的,应该立足于真实的、完整的人生,如此产生的幸福感必是深刻而持久的。做事经历一番辛苦,得到成果后就会快乐多多,不费吹灰之力大功告成,因缺乏对比经验,快乐就会缩水。越是努力实现充实的生活,幸福感越强,如果只注重浅显的愉悦,并试图挽留,幸福感就会减弱。目前现代人普遍焦虑,对于物质和精神无法调和,作者认为试图用物质来填满意义的真空是徒劳的,这样做不值得羡慕,倒应该可怜。只有稀缺的物质才显得珍贵,但物资过多就失去了价值。人在寻找幸福,其实是在寻找意义,幸福只不过是被选中代替意义而已。而由好运到快乐再到更高层的充实,是逐层递进的三重意义的幸福所在。作者鼓励人们既能接受平淡,也能正视痛苦和悲哀,顺应天性,进而提出“人生的第一要务不是幸福,而是寻求意义”这样让人耳目一新的幸福观。

《幸福》读后感(五):读《幸福》有感

读《幸福》有感

这些年报刊,媒体都在讨论“什么是幸福?”,各国,各城市幸福指数排行榜等。我在读德国生活艺术哲学家威廉。施密德《幸福》一书时,解开些许迷惑。 作者在本书序里结尾,提出幸福要靠自己去界定,幸福是有多种多样的。

他就多种幸福展开文章,一一对此进行分析。第一种是好运,好运可遇不可求,但我们可用开放态度促使好运到来,但一次意外的好运不会自动使生活变的更加美好,却会削弱我们内心改善生活的意志。比好运更重要的是第二种幸福,即是快乐。他说快乐是短暂的,一种有价值的幸福,但不等同于生活,不能追求它达到极致,美酒甘甜,快乐却不会随着杯数增加而增加。他说新时代人认为不快乐是一种病,叫“快乐缺乏症”,这种幸福观把人一步步逼入不幸,幸好幸福观并非只此一种。接着他谈第三种幸福“充实”,这章里,令我耳目一新的就是他认为想充实就要接纳“悲哀”,接受痛苦的生活,平衡生活的矛盾。在第四种幸福“悲哀”里,文中还提出给“忧愁”专门留些时间,通过散步,听音乐时让自己沉浸于忧思中,还可经营一座花园,欣赏自然界的生死荣枯。只要安排得当,浪漫的忧愁折磨摧毁人一面可以得到控制。由此悲哀也成了幸福的组成部分,且使幸福更加持久。

不过,幸福终归并非人生第一要务,人生第一要务乃是所有层面的意义,身体察觉的意义,心灵感受的意义。精神思考的意义和超验的意义.

“意义“的第一步是“知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加上第六种内在“直觉”。但世界的技术化导致知觉衰退乃至丧失,从而导致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联消失。我们不再视,听嗅动。。。在“心灵感受的意义”这章里,作者说要善待自己,才有余力关注外在,他人,社会。去体会“公民意识”,能提供正面意义。在“精神层面的意义”这方面,为自己制定一项要完成的任务,做一件应该做的事,即使并不想做。在这儿,作者给我们支了个妙招,说简简单单的读书能延年益寿,让人睿智。对读书我并不陌生,因我工作是和书有关,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我自由选择我喜欢的书来读,逐渐变成我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内容。读美食家的书,学习烹饪,读中外文学家的经典,增加文学素养,人生短暂,空间时间有限,可读书体验可以无限制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等,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成果,为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期待着有更多好书可以阅读。

《幸福》读后感(六):给幸福重新定义

对于当下的许多国人来说,幸福也许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一方面,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使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面临着求职、买房、购车、成家、升迁等等的现实生存压力,许多人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幸福便难以指望;另一方面,中国经过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付出的代价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贫富悬殊加剧,腐败问题日趋严重,这些都严重地削弱了国民的幸福感。据盖洛普2005~2009年民意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幸福指数在世界155个国家中与加纳、肯尼亚并列125位,排在印度甚至阿富汗后面。那么,幸福究竟在哪里?我们需要怎样界定和看待幸福,去追求幸福?德国生活艺术哲学家威廉·施密德的《幸福》一书给了我们全新的启示。

这是一本只有薄薄的两万字左右的小册子,却让人耳目一新,或者说厘清了我们过去对于幸福的一些未必清晰、准确的观念。作者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生第一要务并非幸福,而是寻求意义。我们往往以为自己在追求幸福,其实是在寻找意义,幸福只不过是被选中代替意义而已。而意义的本质是一种关联,任何事、物、人和经历都不是孤零零的存在,没有关联就没有意义。这些富于日耳曼哲学思辩意味的观点也许有些玄奥,然而,施密德接下来的这段话会让我们豁然开朗:“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并建立一种牢不可破的关联的关系,每一种关系显然充满了意义,而若是人人不通声气,各行其是,就会显得愚不可及。”确实如此,我们追寻生活的幸福,或者在工作中享受成功带来的幸福感,其实就是在寻找人与人之间有效的关联。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男女浪漫爱情,到一个需要大型团队密切配合才能完成的巨型工程项目,不都是这样吗?其中只要有一个关联发生断裂,幸福和成功的意义便功亏一篑,荡然无存。一项牵涉到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如果被大众排斥甚至视之为愚蠢荒唐,十有八九就是没有建立起关联或者建立起的是错误的关联,那等待它的注定是失败的结局。

在德语中,“幸福”一词Glück的最初含义是指运气;汉语与之相似,“幸”是幸运、运气,“福”指福佑、福气。施密德指出:运气最大的特点是可遇而不可求,可求的是世人应对它的心态。一次意外的好运不会自动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因为好运虽然可以改善生活的外部条件,却极有可能削弱我们内心改善生活的意志,使得人们原本通过努力和奋斗获取美好生活的驱动力转向衰竭。

施密德还揭示了幸福的另外两个要素——快乐和充实的本来面目。自从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首次提出“追求幸福权”,人类就把建立一个充满快乐(享乐)的幸福社会作为生生不息的奋斗目标。然而,生活并非等同于快乐,生活中不是每时每地都能欢天喜地,身体和心理上毫无痛苦是不现实的。快乐是相对的。假如缺乏对比体验,快乐便会缩水。那种对极致化快乐的盲目追求,比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其结果必定是乐极生悲。施密德以简洁而睿智的语言告诉人们:“我们要做的不是‘极致化’,达到最高的程度,而是‘优化’,找到最合适的‘度’”。诸如吃喝之乐、床笫之乐虽然酣畅淋漓,但都不可持续。快乐的不可持续的本性,决定了我们要以中庸的智慧面对它。

在施密德的眼里,充实是更高层次、更大的幸福,其中的应有之义也包含着必须应对“负面”的悲伤痛苦。越是努力实现这种充实的生活,幸福感就越强;如果只注重单方面的体验,比如只关注愉悦,试图挽留它,幸福感就会减弱。而充实的幸福的奇妙之处在于:要实现这种幸福,不必排除悲哀,反而要去接纳它。施密德进而区分了抑郁和忧愁的差异:抑郁是感情的麻木,思维的僵化;而由敏感、多思产生的忧愁未必对身体和心灵有害,比如人们可以在散步时沉浸于忧思之中,听音乐时可能浮想联翩、愁肠百结,它们会让我们的心灵变得丰富。忧愁还是文学、舞蹈、音乐和绘画擅长表达的永恒的主题之一。只要我们安排得当,浪漫的忧愁折磨、摧残人的一面就能得到控制。可见,悲哀终究也是幸福无可逃避的组成部分,善于化解它,会使幸福更加持久。

一本重新定义幸福的书,让我们对幸福有了新的认识。假如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因此变得理智和踏实,那将是阅读本书后最大的收获。

《幸福》读后感(七):幸福是什么?

《幸福》(德)威廉·施密德著 黄霄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追问

何以幸福?

关注这本书已经很长时间了,拿到手之后发现这是一本非常“精华”的一本书,篇幅不长,却给人带来了无限思考……看完书后也将这本书在好友之间流传了一阵子,和大家也交流了一下读后感,和大家的讨论也让我受益匪浅。

琛姐说:真不愧是一个哲学家写的书,书的最后离开了单纯阐释幸福的问题,走向了一个新的境界。的确,书中最后离开了对于单纯的“幸福与快乐”的讨论,感觉好像超脱了凡世,但我觉得最后的境界也非常朴实和实际——寻求意义并创造意义。

我认为的幸福是什么样的呢?

第一,我认为幸运非常重要。幸运这东西非常随机,我们根本把握不住,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性质,使我觉得他很重要——得到它让我们非常快乐。在生活中,我们很强调主观努力,这一点都不错,但是有时候正是缺乏那一点幸运,让我们与向往的世界擦肩而过;同样地,有些时候,当我们濒临“绝望”之时,也正是一些幸运将我们解救出来,有点像“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感觉。虽然我们算不到它出现的几率,但这并不否认我们喜爱它,因为它我们就很单纯地感到幸福。

第二,我们需要建立联系。小琳姐说:我很同意里面关于建立联系的论述,我们就是在联系中寻找到了意义。我们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只有在和周围建立了联系之后我们才觉得自己活着是有意义的,当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孤立,我们失去了感知和交流,这种生活无法想象。最近,看一本书《花园,谈人之为人》,在书中的第一章就提到了人不可能孤立的存在,虽然联系的建立让我们的生活复杂,让我们浸润在忧虑之中。书中的阐述来自于神话并且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但是他所讲述的道理我非常赞同。在一个群体中,我们找到了意义,找到了幸福和快乐,即使它带来了痛苦……

第三,我们要创造属于自己的意义,这也是书中提到最后的。幸运固然重要,守株待兔等着幸运的到来也不是没有道理,乐观者认为总有一天他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何必费力去找幸运呢,等他来时我自然会感到幸福?真的是这样吗?很多时候其实幸福已经来了,只是我们没有能力将它留住,让我们和它失之交臂。我还是非常支持主观努力的,“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比较真,至少这件事发生的概率比较大。怎么样才叫做有准备,我看来很简单,就是确立目标(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意义),然后去追逐它,追逐的路上也许很辛苦,甚至有些痛苦,但换个角度,体验这个过程,我也会感到充实,这也是一种幸福。正所谓幸福是短暂的,我们永远在追逐更远大的幸福,一切所用的方法只是让幸福的保质期延长。

第四,要脚踏实地,付诸于实践。有时候谈理论还是比较容易的,反正吹牛不犯法,你可以自由发挥。前段日子,和阿宽聊天就在说找不到意义,找不到目标,感觉生活浑浑噩噩,很多事情想做然后又懒得做(我认为关键是欲望不够强),日子就这样混过去了。是啊,思考是一方面,实践又是一方面,直到现在我还是感觉自己空虚的很,没有定力,特别是最近心浮气躁,也没一些好转的迹象。也许这就是我们的通病,阿宽说他也混乱的很。我总是安慰自己:过段时间,一切都会恢复平静的,但是我真的回归平淡了吗?好像也没有吧!

呵呵,也许还要在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修炼吧!

不过有一点,我要追求幸福,我有目标,只是我有些懒……

哈哈!也许我就是有好运气,说不定也在不经意间就被我撞上了!

祝大家幸福!

《幸福》读后感(八):寻找幸福并非第一要务

2012年3月18日,新浪微博一名叫“走饭”的抑郁症女孩选择了“死一死”,之后网友一边为其扼腕,一边被巨大的“不幸福感”迅速笼罩。而在两百多年前,有一个德国的抑郁年轻人,把自己的爱情悲剧写进小说,让代表自己的主人公在书里开枪自杀,小说出版后,同样有上千年轻人也模仿着饮弹自尽。这就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在人类历史上,幸福与抑郁的博弈总在不断重复出现。

现代都市人不再直面饥馑、寒冷、穷乏,却在战胜这些原始问题之后面临更为艰难的心理问题。一边嚷着自己把幸福弄丢了,一边对“如何寻求幸福”、“生活的意义究竟在哪”这样的问题视而不见。幸福感缺失早已成为现代社会司空见惯的病症,德国哲学家威廉•施密德(Wihelm Schmid)面对这一老生常谈的人类课题,用哲学方法将其抽丝剥茧,深入浅出写就此书。薄薄一纸,幸福立等可取。

黑色高帮皮鞋、黑色棉绒西裤、白色衬衫,干练的施密德用手指理了一下灰白的头发,走出工作台,此时还不忘把德语版的书和笔记摆放整齐。他将钢笔和名片夹小心翼翼放入衬衣口袋,给了我一个有力的握手。我还担心这个安排在早晨的采访是否会打扰到施密德先生的休息,他却笑着聊起了自己的这本《幸福》,我随手一翻,恰好翻至一页,上面写着“幸福的人不闻时钟敲响”。

坦言此次来华除了宣传新书,也为了探究“中国人和德国人在追求幸福上到底有无本质不同”。而这个问题,他也已有一些观察:“不同的地方在于,中国人似乎能够更好地接受命运的安排,面对一些打击比较容易认命,接受结果。而西方人或许更会不愿意接受这些命运安排,哪怕是遇到比较大的打击,也会从心底觉得是拒绝接受的。相同之处则在于大家都对幸福都有着很高的期望,这点其实是很危险。”中国人的听天由命在作者眼里,竟也是幸福的一种。施密德解释说真正的幸福,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重要的是“我们赋予这个词汇的意义,这个词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在这本书里,施密德把幸福分为了三个层次:运气、生活当中的快乐以及充实的生活带来的幸福感。有趣的是,德语中泛指幸福的词“Glück”,最初的含义就是运气。人的诞生则恰是来自于这份好运,施密德笑着解释:“精子和卵子的相遇是一种偶然,而父母是谁,更是命运为你安排好的。”当慢慢成大成人之后,在运气之外,人们开始有机会为自己的幸福做一些事情,开始迎来一些生活中的小的幸福。施密德说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每天清晨去咖啡馆里喝一杯浓咖啡,最不幸的则是写书的时候卡壳。而这种不幸福的瞬间并不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和经验增长而被完全克服,它们将永远存在。

第三层次“充实生活的意义”,才是幸福的真实内涵,而做到这些,则“必须要全面了解自己的一生”。这是最难的部分,作者本人也觉得自己无法达到。“因为人都是有很强的主观性,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认识一天一个样。有个德国哲学家说过,当我躺着和站着的时候,我思索我自己和自己的生活会完全得出不同的结论。”说完这些,施密德大笑起来,然后满脸通红。这种快乐的瞬间,想必就是他笔下的第二种幸福,短暂、常见却无法长期持续。

生于1953年的的威廉•施密德,在德国的一个小村庄的农舍长大,和6个兄弟姐妹度过了艰辛的童年生活,孩子们常因繁重的农活而互相生气。在17岁时他施密德可以离开家乡去往大城市的时候,他为自己可以摆脱父母彻底自由而高兴。然而很快这种幸福被新的艰难代替,“因为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决定,做出的决定也要自己承担后果”。

从比伦豪森到柏林,施密德经历过太多职业:排字工人、大学客座教授、心灵抚慰师、生活艺术家、哲学家……然而他却说自己从不对比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职业间的幸福感,也从未追问过自己关于幸福的问题。“生活总是有幸福的部分和你感觉不幸福的部分组成的,而幸福也并非人生的第一要务,追求生活的意义才是。”

施密德曾经在瑞士阿尔比斯山区阿佛尔特恩医院长期担任哲学心灵抚慰师,这个与传统心理咨询大相径庭的职业生活也让施密德对幸福有了新的看法。当医院的医生读完施密德的书打电话邀请他前来的时候,他却因为知道这是一件困难的事而并不情愿。在妻子和朋友的劝说下,他开始了这份工作。他除了需要和病人谈话,还需要根据医院的部分划分,来给医院员工进行集体谈话。护理老年人的护工、内科的大夫、常常面临死亡的急诊急救部门等,分别和他进行会议式的交流。

随着工作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人向他求教关于幸福的问题,施密德开始放慢自己的生活,思考这个大多数哲学家怠于回答的老问题。“那些精神疾病患者思考人生的方法反而和哲学家是相同的”,施密德于是开始采用哲学方法来做这一课题,他说:“哲学处理一个主题的方法,是首先确定一个概念,然后分析这个概念,再把概念拆分,之后还要考虑这些概念的对立面是什么,然后还要再考虑对这些更重要的东西,比如这里就是追求生活的意义。另外我自己比较爱用的方法是追问概念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问这个问题,每个时代对待这个问题的态度有何变化。根据我的研究,每过一百年,大家就会开始追问幸福的问题,然后慢慢忘记,等一百年后,大家会再次追问这个问题。”

施密德博士论文叫做《寻找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把专注于权力分布研究的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晚年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成果剖析一番。然而福柯在高等师范学校的私人生活并不快乐,他患有严重的忧郁症,甚至企图自杀,还受到一个心理学家的看护。当我问到施密德假如他是福柯那名心理医生,会给他什么建议时,这位德国老人沉默良久,温柔地说:“福柯太聪明,太容易看穿一切了,这害了他。他真该早点研究生活艺术,而不是等到生命即将结束时”。

相关Tags:人生快乐生活幸福

猜你喜欢

精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