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文学网

鸟看见我了的读后感10篇

分类: 美文  时间: 2021-01-10 17:33:33  作者: 小磊文学网 

点击全文阅读

《鸟看见我了》是一本由阿乙著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鸟看见我了》读后感(一):last flowers

我觉得写命运,写孤独,写边缘人的状态需要作者有很大的功力,读起来要有幻灭感,内心会有破碎的感觉,是强烈的共振引起的情感上的波澜。这么些个短篇故事都还不错,阿乙的文笔也还行吧,但总觉得欠点什么。等想到缺的这是什么再来补吧.

《鸟看见我了》读后感(二):漫不经心的残酷

阿乙好像有点于华和莫言的感觉。有种漫不经心的残酷

生就是为了kill time,这样的论调让我有种真实的恐怖。《小人》最后一句,说冯会计是个骗子,让我顿时背后都有一股凉意。还有大提琴手被毁容后历尽千辛来到美国,在他爱的女人***怀孕的酒吧前被一个混混打死,然后施就一辈子都在等她等不来的人。当然还有爆炸案里的最后一句“大声点”“我爱你”。

人可以抗争命运么?可以自由么?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么?可以相爱么?

生活中充满的荒谬,无奈和否定。 还是给点希望吧。

今天晚上我去一个人游泳,看着池底自己的影子,听着耳边自己吐出气泡的呼呼的声音。然后我真的希望,也相信我可以活得,好那么一点点。

《鸟看见我了》读后感(三):我看见了肉干

读阿乙的书,读这些故事,总感觉有些不适,那些故事里的人物,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一块块被削成片的肉干,被欲望翻炒,在时光里风干,再被社会碾磨成灰。

在《鸟,看见我了》这个故事集里,形形色色的肉干被粘上各色各样的酱料,炮制出光怪陆离的故事。但这些肉干骨子里都是一样的,即使是最富贵的周灵通,还有最“洋气”的施坤,也是一样的粗鄙和卑贱。周灵通成为了高高在上、权钱在握的富翁,恍如新生;施坤,在匆匆忙忙的生育和婚姻后成为了美国人。它们的“成功”不是出于自己的谋划,而是晕晕乎乎的,靠着天赐的“幸运”。它们的“幸运”只是放大了它们的卑贱。当周灵通派人从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地利各找来一个妓女,庄重严肃地表示要整她们时,并不让人觉得恶心,倒叫人觉得怜悯,因为直到此时,他还仍然为自己过早高潮而感到不划算,穷困扼住了它,如同富贵捧起它,只为了不让它忘记,它只是一片肉。

肉干们匍匐在城市面前,跪拜着财富与权力,它们可以自杀、可以杀人、可以引发爆炸,可以咸鱼翻身,但只要它们还活着,还能被献祭,卑贱就如它们的附骨之疽,是它们的切肤之痛,也是它们存在的证明。

在感到不适的同时,我又感到了刺痛,一方面是因为被冒犯,被那些反复出现的“戳瘪”冒犯,仿佛肉干们的腥臭突破纸面,钻进了我的鼻腔。而我也确确实实、实实在在地闻到了那股腥臭味,从我自己身上,从与我擦肩而过的人们身上。

我从没有在农村长期生活过,但我的家乡被农村包围着,我大部分人生都在江西度过。我熟悉贫穷和卑贱的滋味,尽管我的人生从未被它们完全侵占。我也了解粗俗和卑鄙,尽管我的生活并没有被它们全然传染。

是谁把这些“人”切成了这样干瘪、恶心的肉干?

在阿城的小说里,同样会有不雅的粪便、鼻涕,但你能感觉到那些故事里的人仍然是“人”,洁癖的老白能以目光让抠鼻屎的书记发怵,能捍卫自己的床铺的清洁,也许是因为老白到底是知识分子?但身为平头百姓的老吴还能边蹲坑边考虑紫禁城里皇家古人的排泄问题担忧。阿城故事里的人,尽管也被翻云覆雨的世事拨弄,在反复无常的命运里被侵害,但他们仍然是人类,他们仍然有尊严。而他们甚至生活在更残酷的年代。

为什么远离了反革命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在理应更加美好的时代里,阿乙的故事却更加残酷呢?

《鸟看见我了》读后感(四):真正的读书人内心都是疯子

写了那么多篇了,才发现,它的大标题是“写书评”。

书评,顾名思义,就是评价书写得好坏与否。

可是我何德何能,足以去评判别人的作品。我所能有的,不过是几句读后感罢了。因为我只是个渺小的读书人,呵,说自己是读书人,是不是太抬举自己了?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对我而言,看阿乙的书,感觉搭在一根粗而有力的脉博上。不加修饰的悲观随着脉博的跳动,一直传输到心脏,每看完一个故事,都会有绵长的气息从肺腑里涌出来,化为无尽的叹息。

所有的人都不幸福。而这,太符合我内心的阴暗面了。因为感觉到自己的不快乐,被这些并不存在,但也许确实存在的这类人所分担了。

不知为何,作为此书的主打小说《意外杀人事件》和用来做全书题目的《鸟 ,看见我了》,读后的震撼力居然没有《先知》来得强烈。哪怕已在翻阅后面的篇章了,这个被“世人”视为疯子的孤独的见解仍萦绕不绝。

全书那么多故事,只有这篇读起来如此流畅、一气呵成。朱才算是真正的读书人吧?因为他“看到书就和常人看到钱一样,怀有亲切的爱”。这是种多么纯洁的行为啊,只是为了看到每个字的美丽、理解每个知识时的快感。知道越多越痛苦,他有太多为什么要解释了。尽管他的为什么,在世人的眼里不过是种荒谬。他执著地“研究”、执著地相信着他发现的真理,他看透了我们这些正常人自欺欺人地活在所谓的意义中,但他最终还是没有看透自己的命运,没有坚持自己的执著,自缢了事了。按说,疯子应该是快活的吧,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全然不用顾及别人的眼光。可是,作者为什么要把他写得那么痛苦?

又或者,这才是看透了生命的价值,成为自己的主人,决定自己的命运?

所以,我还是没有资格成为一个读书人的。我始终以一个旁观者冷漠的心情看着剧中人的悲切,或者照字念着故事的发展,充其量,我不过是个翻书者,以迫切地翻完每本书为已任而已。

《鸟看见我了》读后感(五):一些感受 一些期待

首先是序,写的很棒,以至于读完前序就觉得这样的作者写出这样一本书定是值得一读。我在前言读到了执着、自省、真诚以及智慧,上一次被序打动是读余华小说的自序,看来序还是应该自己来写。

内容方面,要说什么的话,就是语言流畅,结构精巧,并有不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感悟。但由于阅读之前就知道关于此书的评价高,阅读过程中惊喜不算多,总觉得作者还能做的更好,文字运用层面和故事构建层面皆是如此,都还走在形成明确自我风格的路上。

个人感觉短篇小说虽然容易展示才能,但也有相当的局限。故事结构的设计总归是感觉流于技巧,其他所追求的无非是情节,画面感,氛围,节奏,寓意等,要想在短片小说中表达某种情感,篇幅所限总觉得过于简单,直白,而情感应该是小说的终极诉求,需要不露声色的传达才能最深的打动人心。(出于个人喜好和个人偏见。。)

相信阿乙的下一部作品会更好,从作品中感觉到他还在成长的才能和真诚的写作动机。我期待,在他准备好的时候,能有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我相信他拥有所需的能力和情怀。

《意外杀人事件》:全篇的主旨好像就是为了表现“意外”,也确实表现的很极致,这一点来说很成功。可是纯粹的偶然,总觉得有些空洞,总觉得再多些联系和纠缠,故事才能完美。

《小人》:好莱坞式的悬疑,最后一句“你骗了陈明羲又来骗我”,恍然大悟!

《先知》:全书印象最深的篇章之一,因为确实想说,所以说的酣畅淋漓。

《鸟看见我了》:虽然和书名同名,但没觉得特别好。只是好像隐约看到了某种风格,是对于某些与主线故事无关的细节包括人物细节的刻画。

《隐士》:故事开篇和故事主线的明显断层,以及模糊的结尾都是刻意为之的吧。

《巴赫》:对于搜救过程的详细叙述和搜救队长的细致刻画,对主线故事并没什么贡献,应该也是刻意为之,似乎是一种风格,因为不知为何,我觉得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的。

《火星》:没什么印象了,应该是重在描写,弱化了叙事。

《两生》:平常的讲述,带着一点荒诞。结尾让你明白一些,又让你迷糊一些,似懂非懂。

《情人节爆炸案》:个人感觉比较出彩的一部,除了故事的设计,对于人物心态的揣摩也是不容易的,要让人觉得自然不做作更不容易。不过两处我有点意见,一处是在讨论为什么要用炸药是显得过于啰嗦了,还有一处是后面对案件作定论时和张老电话里的争执有点刻意。

《鸟看见我了》读后感(六):出走的命运图景

原文链接:http://faydao.com/weblog/1711.html

备份链接:http://xiaodao.us/blog/2005.htm

知道阿乙这个名字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但真正开始读他的文字是从去年的冬天开始。当时读的是他写的非虚构作品《模仿青年》,当时的感觉是陷入一片惊惶,仿佛心里的一根弦被挑动,开始命运的持续共振。

我的惊惶和共振,就是那个始终没法走出县城的青年的命运,他的挣扎、无奈、病痛,都让我无法从容地再看一遍。好几次我都带着庆幸,最终,我走出了乡村,也并没有落入县城窠臼,被日复一日的琐碎掩埋。可是这庆幸又没有持续多久,即使在这个精彩纷呈、变幻万千的城市,这些图景与我又何干?没有人为此给出答案,似乎也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

阿乙就是用故事去描划出这样的命运图景,然后在一边看着那个缠绕终生的命题:出走?我们能出走到哪里去?是啊,我们能逃脱得了这个周围的一切么?这一切包括:琐碎、无聊、孤独、不公、悲哀……一泡尿,就可以将这些东西揉在一起,然后被人命名为:命运。

《意外杀人事件》作为本书的开篇,从头到尾都显现出一种焦灼,几乎所有的人物都在那里向你喊:你妈逼的,我不属于这里!我不该沦落至此啊!他们内心暗流涌动,或疯或癫,都想抽身而起,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这个泥潭一样的生活。只有那个艾国柱(阿乙的本名),对生活有着明确的去向:他要离开这里,去上海,去都市,去一个更为缤纷多彩的地方,而不是在这个叫做红乌的荒谬小镇。不过不可知的命运给这杂乱无章的生活来了一个疯狂的了结,也是人类最彻底最终的了结:死亡。

在接下来的《鸟看见我了》、《巴赫》中,那个一直想要"出走"的人影又开始若隐若现地萦绕不散。前者让"我"被流放,后者让巴礼柯出走,这二者一直贯穿着整个故事。在他们的遭遇中,又穿起了其他人的生活,交叉显现出一幅一幅的命运图景:看啊,这个人由于偶然,想着要戳瘪扼死了另一个人,于是就开始了逃亡;这个人由于一时的忍让,就是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过去,紧接着就是一辈子都没有了,结果有一天想要从生活中逃离。他们都以逃的方式来躲避,或者都以逃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不屈服,来对抗。对抗什么?对抗那不可知的命运。如果《鸟看见我了》是一个以技术见长的故事,那么《巴赫》则把所有的情节设计都隐藏得更深、更巧妙,让你不能不跟着叹息,在软弱的自己面前,究竟是什么强大的?在安于窠臼的时间里,是什么能让我们自拔?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还是暗夜里的不灭的星辰?

作为万千众生的一个缩影,巴礼柯可以追责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不是某件具体的事,而是整个大到无形的环境。很多人在这个环境里屈服了,终其一生,过得井井有条、有条不紊、不紊不慌、不慌不忙、不忙不休、不休至死。你会问,这个环境是什么?这个环境的因素包含着:亲情、责任、生存及其附带的各种形式的压力。

《火星》是个孤独者的故事。在这里作者又一次以全能的上帝视角来叙述故事,也因此,作者让读者一起,做了一回上帝。请看吧,这两个孤独的游魂,他们是如何泯灭的。命运并非是恶魔,而可能仅仅是一次偶然,之后就演绎出一种必然:结束。这个结束包括生活的结束,或者生命的结束。

到了最后压轴之作《情人节爆炸案》中,阿乙一时杀得兴起,让一车的人跟着陪葬。接着像剥竹笋一样,本以为这一层就是里层了,没想到剥下去还有,一层、两层、三层。看到最后也是默然,哦,原来事情是这样:两个人为了离开这个似乎不属于他们的世界,作一次终极的逃离。他们的出走更彻底,更惊世骇俗。

当我们深陷在生活当中的时候,谁能帮助我们自拔而起,远离泥潭?这倒尚可自知,然若当我们深陷偏见之时,谁可奈何?另一个吊诡的所在就是:即使当你出走成功了,可是你到达的却就一定是精彩纷呈的归宿么?而且,这精彩纷呈可曾与你相干?况且,命运之神的冷笑正在此处:你逃不出它的手掌心。

这就是出走的命运图景,阿乙用讲故事的形式,向你提着以上的问题。

《鸟看见我了》读后感(七):巴赫 读后感

如果阿乙再看点现当代的哲学书籍,磨炼几年文笔,应该会写出更好的作品。

这本小说集最喜欢巴赫,没见评论写,就谈一下自己看完之后的震撼吧。

这篇短篇写的是巴礼扎、一名城市青年,被迫下乡改造,女朋友徽敏虽然没有被要求下乡,但为与男友同甘共苦,主动要求下乡。在乡下几年,岁月激荡,两人有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印象最深的,当是巴礼扎和徽敏上山用自己制作的大提琴奏响巴赫的时刻了,满山的红叶、草丛和树枝都好像舞蹈起来,好像麦浪一路划过。这个大提琴,也陪伴了徽敏自此直至余生的所有岁月。

好景不长,巴礼扎的父亲为了让儿子回城,跳楼了,这样儿子就能回城接替自己的老师工作,照顾体弱的老母。

巴礼扎回城了,徽敏却因为被巴礼扎挤占了回城名额而留在了乡下。

巴礼扎回城后,安心工作,照顾老母,每想稍稍越矩,老母便会提醒他跳楼的父亲。几年后,娶了一个相亲认识的女人,帮忙照顾老母。

徽敏每日苦等,旧等不到,三十几岁时嫁了个当地人,依旧经营着、幻想着巴礼扎会回去找她。

岁月流逝,大家都老了,老母残疾了,巴礼扎养成了爬山的习惯,这样他就能稍稍远离那四十平米的牢笼,不用听他老母唠叨,你想想你跳楼的父亲啊。三十六岁时徽敏也生了个女儿。

徽敏等的供销社都被撤了,还是没看到一点盼头,绝望的想找个发泄口,就将罪过全怪到年幼的不会辩解的女儿身上。慢慢的,徽敏疯了。

巴礼扎退休了,某天第一次一个人去爬山,在山顶听到了巴赫的乐曲,与几十年前如出一辙。遂起意去江西找徽敏,去了却只发现徽敏的坟和她的女儿到了外地打工的消息。甚至于徽敏的碑都错写成了微敏。

兜中无钱,只好乞讨着回到了家里,三个月的路程,巴礼扎安稳的走着,家里却因为他的失踪闹得地覆天翻。

回到家后,发现徽敏的女儿是楼下理发店的应召小姐。

将工资私自拦截在自己手中,却被女人发现,无奈全部上缴,终于有一天,鼓起勇气向徽敏的女儿坦诚。小说在二人的交谈中结束。

这篇小说的故事很俗,很多人写,被写烂了。但阿乙写出了新意。他没有写巴礼柯和秦徽敏的爱情,也没将重点放在女儿和乡下丈夫的凄惨经历。而是强调了巴礼柯回城后的行为。

被父亲跳楼才带回城的巴礼柯,面对两个选择,一边是死去父亲的好意和体弱的老母,一边是无法回城的女友,巴礼柯选了前者,在城里疲乏的过了几十年,教着自己丝毫不懂的体育,甚至还娶了一个没有任何共同语言的女人,只是为了家务。

生活在四十平米的囚牢之中,不止囚禁了自己的躯体,也囚禁了自己的灵魂。甚至周末与同事去爬山,囚牢依旧化身为枷锁,时时刻刻限制着、提示着巴礼扎的现状。

对生活的热情完全被压抑,甚于将熄的火星。但退休后、一次孤身一人爬山时,风儿将他的勇气带回来了,悄悄跑去了江西。却只见到了孤坟一座。来找徽敏的女儿聊天,听到的却满是斥责。每月领着薪水,却没胆量接济以小姐为职业的徽敏女儿,全数上缴妻子。

巴礼扎曾经也是个为了爱人,刀口上撒泼亦不见惧意的少年,可现在却成了个规矩的近乎懦弱,不敢也没有兴趣表达自己的老人。

为什么?是什么促成了这样的转变。

我认为是老父亲的死亡,加于肩上的赡养老母的责任。使得巴礼扎不敢也曾想过反抗与追求。自己放弃了生活的全部热情,甚至都不追求教授自己热爱的音乐,而是听从校长命令教授了体育。自己吃掉了自己的生活,一步一步的,躯体仿若行尸走肉。

这又何尝不是现在很多人的现状呢?少年时身怀满腔热血,有喜爱的女人,愿意投身的喜好,为之虽死犹生的追求。慢慢的,身上有了担子,没时间打游戏了,娶了一个凑合的人,领着一份刚好的薪水,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周末和同事做些简单的娱乐。慢慢的老了,生活一天一天的,就没了。

巴礼扎和众人不同的,是不论他的身体如何被囚禁,他的生活如何枯燥,他的灵魂里一直刻着音乐和徽敏。虽然不敢也不屑与人语,但一直备受煎熬。而众人没有那样深的灵魂刻印,也对慢慢的囚禁生活没有那样深的体会。

巴礼扎是懦弱的,他知道自己的欲望,却不敢去追求。这导致了他的悲剧。

但他的父母制造的压力,社会舆论的谴责也是这出悲剧的诞生原因。

谈回小说本身,有些描写的很好的金句,摘抄如下。

黑暗像是通往死亡的平稳产道。

黑暗像一颗颗分子慢慢消散,逐渐到来的光明穿过一棵又一棵梧桐树,洒到柏油路面。

结构上为了呼应主题巴赫,刻意将文章一分为三,“序曲、铺垫、高潮”,仿造音乐的结构行文。个人不是很理解为什么铺垫部分找人要写的那么长。而结束的时候,听他们二人谈话流泪的女子又是谁?

《鸟看见我了》读后感(八):若离于爱者 无忧亦无怖

阿乙是我近来对其文字最感同身受的一位作家,他也是在我的眼睛里为数不多的胸怀理想背负辛酸的寒门读书人,他将自身彷徨又决裂的姿态在真实的记录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并试图寻找一境,用于栖息。

对于生之故土的文学意象,我讨厌那些魔幻现实主义,也不喜欢山药蛋派,他们把扭曲辛酸变为神鬼,化作小调,其实都是镜中之镜中,消解再消解。

我喜欢阿乙冷冽态度中的玩味姿态,在这种姿态里,有厌恶、有同情、有抗拒、有嘲讽、有带着恨的欣赏,也有带着爱的鞭笞,他如此的忠于文字,不厌其烦,真实的力量穿透文本结构,也使读者感到阵阵微寒。

“那传说中不要公职出门打工的傻子,艾国柱,出去十一年了,身上藏着方便面、香水、混合型香烟、烫发水的味道,以及数日不曾洗浴的馊味。”(阿乙《虎狼》)阿乙(原名艾国柱)喜欢在文字中安插一个自己,作为异于乡邻又根植于斯的观察者,他在城乡皆是陌生人,他在别人的眼光中发现着自己,也寻找着自己的定位。

制服挟制与知识碾压

而有一些定位是简单的,我们喜欢把那些种地务农的、摆摊流亡的、寂寂做工的,称作“底层”,这种标签鄙陋简单,他们作为弱势者,被同情的目光灼烧,他们又作为愚昧者,在粗暴的呵斥中唯唯诺诺。

阿乙写的,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爱和恨,他们的价值观,他们的可怜、可笑、可恨、可敬,他们的令人恐惧的邪恶力量和变态心理,他们的忧与怖,他们的寞寞与悲戚。

他们受困于两者:制服挟制和知识碾压,他们背着这两座大山,却妄图在这种背负中寻找存在和自尊。

在《鸟,看见我了》中,流亡六年的杀人犯在看到乡镇警察的制服的时候瘫软在地,他怕的是那身衣服身后庞大的神秘的国家行政力量,它似乎与某种天道公义联系在了一起,甚至这名警察对他所犯何罪一无所知,只是进行了一场事关前途的赌博,而他的成功与敢于行动,也不过是因为整个乡镇里唯一的一身警服。

在《翡翠椅子》中,乡村会计经历文革游行、毒打,都没有放弃萍水相逢的邻居的托付,偷偷保存着那把翡翠椅子。甚至在他又卖掉全部家当把那把椅子买回来跑到医院去救命的时候,医生看不到他的气喘吁吁以及行为背后令人肃然起敬的鸡黍之盟,而是“以他这个职业所拥有的傲慢口气说:没有用的。”

那些胸怀梦想的农村年轻人,拥有着和父辈们一样的简单价值观,“你们出门就富贵了”(阿乙《隐士》),我在自己弟弟身上也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价值观,家族里的孩子只有他没上大学,于是在有一年春节的时候,他喝醉了点酒,说“你们都是城市人”。这句话里面沉重的感染力,是我心中很大的一片阴影,即便弟弟有车有房,在乡镇企业的工资要比其他大学的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高很多,但是内心那种想向上的力量,想过更美好优质的生活的渴望被压抑,寻路无门的感觉,还是令人想放声痛哭。

在“底层”摆脱标签的努力中,他们朴素的价值观对金钱敬而远之,而知识是唯一出路,它意味着更高一等的生活和权力。于是面对知识的代表,那些外出读过书的年轻人,他们想从他们那里获得认可的欲望尤甚,似乎他们的一个肯定,就可以成为他们咽下一生辛劳的动力。

于是在《隐士》中,范吉祥将自己对爱情的绝望坚守向艾国柱尽情倾吐,在《虎狼》中,算命先生似乎也想对艾国柱讲几句人生大义。

困于一乡一壤,眼睛看不见更多的多样性,也寻不出其他的方式解决自己的苦闷,就在这样的压抑中,暴烈式的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因爱故生怖

爱是最难定义的东西,爱导致性的畸形,爱导致自戕和死亡,爱也使人生灰暗,背负一切不应当再在这个社会存在的陈旧教条、伦理枷锁。

《情人节爆炸案》,农村同性恋的天堂之旅,38人死亡,我忍不住引用书里面这长长的两段话,“在那十万分之一秒内,炸药体积变大几万倍,瞬间产生几十万个大气压,好似打翻了人间和天堂的界限,穿透了不幸与幸福的铁门,将他们炸离了这个世界。跟随他们一起到达天庭的是嫖娼的、扒窃的、上班的、回家的、想事的、做梦的,他们带着不甘的灵魂和愤怒的气魄,揪着周力苟及其同伙的衣领,向上帝吵嚷着要回家,但是上帝说不用回去了,这里到处是棉花朵似的云彩,这里霞光万道,这里不用吃饭不用如厕,不用愤怒不用忧伤,不用担心工资、房子、老婆、孩子、老人、疾病、地震、火灾、欺压和下一顿饭,这里岁岁平安。”

“张老在电话里说,他在来到大桥现场时就已经感受到窗外的秀丽景色,就已经被美抓住了。他想到长达三百米的引桥让路面形成了一个好看的弧度,好似桥的上行尽头就是虚无,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天堂,就是归宿。”

有时候,社会的伦理便是把爱杀死,似乎只有杀死爱情,社会才能平稳运转。《巴赫》中巴礼柯因为母亲的威胁离开挚爱,终于在平稳生活30多年后再次选择离开,《意外杀人事件》中赵法才初尝爱情的滋味,又被妻子和哥哥拿伦理大棒砸的粉碎。

爱情总是伴随恐惧,对恐惧逃避越久,越容易将死亡当做归宿。

我感激阿乙,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去的故乡的爱与死刻画得如此如在目前,那些过去只存在于乡邻口中的故事,被以文学的方式固化,那些乡邻的追求与梦想,在近于白描的文字里,激情澎湃。

而在某一天,我抱着一种万物汇聚的小商品市场的希望,希望世界齐刷刷摆在你的目前,似乎一切如在掌中,“那种圣光、高潮……友好与团结的氛围,万物触手可及的富足……”(阿乙《虎狼》)将抵达中国所有的乡村腹地,填满可怜的乡邻空乏的心灵。

当然,在这本书里,阿乙也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他带给你思考,却没有告诉你解决之道,所以,或许他不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是身为活人,你不防了解一下他的笔下世界。

相关Tags:故乡人生孤独快乐忧伤生活幸福

猜你喜欢

精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