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舞鞋读后感10篇
《灰舞鞋》是一本由严歌苓著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40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011-1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灰舞鞋》读后感(一):这是一本散发着忧伤的书
是在飞机场买的这本书。当手指从一本一本书上掠过时,灰黄色的封面便吸引了我,很喜欢这种苍老的感觉,似昏暗的灯光,又似垂暮的老人。再一看作者,严歌苓,便毫不犹豫的买下。
出识严歌苓,是一个叫小姨多鹤的电视剧,朴实中透露着精彩,平淡中流露着真情。还记得和母亲看时,低声的啜泣,又或是独自一人时,放肆的大哭,总之,这是很多年来没有看过的很精彩的电视剧了。好的演员,好的剧本,好的导演。但最初,还是因为有严歌苓这一个好的作家。
灰舞鞋,本来以为是一个长篇小说,细细读来,原来分成了一个一个的短片。前几个故事的主角都叫穗子,但每一个穗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散发的浓郁的忧伤。不管是在苦苦跳动着,旋转着的舞者穗子,还是有着非常爱她的爷爷穗子,又或是有着从监狱里放出不久的外公的穗子,每一个穗子,都塑造得有血有肉。
现在已经看过了第一遍,不知何时才有勇气,去再次感受这种悲伤。
《灰舞鞋》读后感(二):我要说句反话了
我很心疼小穗子,在邵冬骏无数次欺骗她的时候。一个女孩子,燃烧了所有,像孤注一掷的火苗,以十五岁的青春为祭品,贡献给爱情。
但是再碰见刘越以后,我想,真好啊,有那么一个男孩子,他愿意包容你,他不会像你之前碰到的那个人,他会愿意单纯的对你笑,单纯的为你打抱不平,因为偷偷摸摸而开心。
但是刘越出现了个女朋友,即使她并不是个很好的人。甚至后面还会因为办什么色情舞会而被检举。但这并不能成为一个渣男和一个绿茶婊暧昧的理由。可能我说话很粗俗,一股子键盘侠的气息。但是当我成为那个女孩子,我想我真的会很生气。我不好,但你不能以此为由背叛我。
前期一切对小穗子和刘越的好感瞬间崩塌。没有因为是主角的原因,就可以光明正大婊光明正大渣的道理。我心疼曾经经历过背叛孤立的小穗子,但不正因为这样而变得更为坚强才会让自己觉得曾经的经历是锻炼自己的一部分吗?
这是诸多严歌苓著作中少有的喜剧,却让我觉得悲剧更为完美。我希望看到的是像孙丽坤和徐群珊冲破桎梏的在一起,看到耿荻在看到真面目后潇洒离去而不是看到小穗子和刘越最后走在了一起。小穗子可以和任何人在一起,没有对别人任何的伤害,这样才是问心无愧,这样才对得起自己曾经受过的磨难。
《灰舞鞋》读后感(三):未经彻夜痛哭,何以谈人生
刚看完 归来 的时候,到图书馆找 陆犯焉识。意外的是,竟然没有找到。就向图书馆建购了这本书。
等到上个月,找书时偶然想起。再一看,书是有了,只不过已被借完。无奈下,借了作者的另一本书,灰舞鞋。
这本书也是写文革时期的事情。作者说,小惠子的故事,是她少年时期的印象派版本。看完之后,有种无助的感觉…
说感同身受,是假的。毕竟没有经历过那么荒唐的年代。
在那个时代,能做的,只能是忍受。有理是说不清楚的。
不过想想,现在的某些时候,也是一样的。
无知的群众,不负责任的某些机构,冷漠的亲情邻里关系….
只是觉得,自己应该从书中的某些角色,反思在他们身上 自己的影子。
值得庆幸的是,还有这么好的作品可以让我们来读。
前一阵看了一些社会阴暗面的电影,本来想找点儿欢乐多的书来看。结果又成这个样子了。
《灰舞鞋》读后感(四):六七十年代里敢爱敢恨的少女跟爱情
在严歌苓的笔下,十四岁女兵的情愫也成为万众瞩目的大新闻。在那个动不动就批斗抄家的时代,小穗子从对邵冬俊萌生暗恋,不管不顾地想把自己的一切交给这个软弱无能的男人时却被狠狠地抛弃了。被处分被批斗,一心却又念着心爱的人,直至长成20岁的亭亭玉女还抱着对方对自己是春蚕到死还不断吐丝一样的爱。对于那个始作俑者高家渝也敢不顾阶级身份大打出手,父亲的阶级处分并没有让她真正成长,而这样的爱情却让她迅速成长。
可是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以致于一直处在年少初恋的阴影下,不再敢放手跟刘越相爱。幼稚却又果敢的中锋刘越,就是生活中那个缠在你身边的男流氓啊,想爱却又担忧着他是否会跟其他人一样对自己有看法。成长不见得是好事情,时代在飞进,你可以为爱的人而大大方方的涂脂抹粉,着最上等的衣裙,穿最美丽的舞鞋,和ta在人海中互送秋波,没人会批判你。可是,当我们具备一切条件的时候,那个你爱的人已经抱着别人谈论咫尺天涯,柴米油盐。
我们从粗糙的年代品到了单纯的小爱情,在物质饱满的今天却再也容不得只有一只派克笔一对回力鞋的对象了。
不幸跟幸运是相对的,不幸的人必须找出个更不幸的人,并对这个倒霉蛋关爱施舍,才会油然生出优越感,才会瞬间变成个幸福者。为了这幸福感和优越的地位,我们不得不制造出一些倒霉蛋。申敏华看似不羁于世看不起别人跟风批斗小穗子,鼓励小穗子敢不顾一切的爱。却在她即将走出人生失意的关口又恨恨地踹了她一脚。人性的光明面与阴暗面,都被各个时代清清楚楚地记录在案。对比才是促成人性转变的凶手。你失意,显得别人优越;你得意,显得别人落魄。你腰间的那一刀,总会有人给你补上。
《灰舞鞋》读后感(五):旋转的灰舞鞋,翩翩起舞的少女
穗子爱邵东骏吗?她爱刘越吗?我想她只是需要一个爱的对象,至于这个人是谁似乎是无关紧要的。她是为爱而生的,她需要去爱,用爱情来治愈自己那缺爱的灵魂。她需要那么一个人为他翩翩起舞,用尽全身所有语言去表白,去尽情绽放,燃烧自己。无论这爱情带来的是短暂的欢愉还是无尽的痛苦,她都欣然接受。当她将在邵东骏父亲的烈士陵园里采摘的草叶和野花制成的标本,作为信物随身携带在身边,随时提醒自己伤心时,她是享受这个过程的。她被自己伟大的爱情烈士形象深深的感动了。她爱着的是那个为爱情赴汤蹈火奋不顾身的自己,是那份自己全心全意去爱着的爱情。哪怕爱情已经消逝,哪怕失恋的痛楚已不再那么清晰,她也绝不允许自己停止痛苦。只有新的恋情,新的爱情烦恼可以解救她。她只能从一段恋情跳到另一段恋情中。
小穗子的内心是不安分的,当爱情的激情过后,她永远无法满足于平淡无奇的生活。灰舞鞋在不停旋转,翩翩起舞的少女永不停歇。在书中穗子在回忆起刘越发现她日记时和他发生的一次争吵中这样写道:
她的危险在于她的热情依赖于不可能的感情,就像她十五岁时,她要的就是犯王法的感觉,那感觉让她去上当,受背叛,险些把十五岁的身体做了祭品。她也需要那份屈辱感,众叛亲离才使一段普通的初恋不普通了,因为屈辱是有分量的,感情应有的代价。她多年来一双灰色舞鞋,一身布衣,就是对人们说,你们唾弃吧,你们鞭打吧。人们就那样成全了一个爱情烈士。
争吵到最后,小穗子以为他要动粗,结果刘越只是使劲的看了小穗子一会,拿了牙刷和洗脸毛巾就走了。那一刻心上的剧痛一定不是拳头可以解决的,所以唯有沉默,沉默。想必刘越也觉得无能为力。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停留在他们在后台畅想未来时,那该多好。就真的那么一动不动,消失了。作者借旁人的口吻说出小穗子在这篇文章中隐隐藏着的许多悔悟和痛楚,随即却说她明白自己的本性,她无能为力。好一句无能为力,以为从此就可以在爱情里充当免死金牌了吗?为什么他还不足以让你好好珍惜自己好好爱自己,从此告别自己无能为力的那一部分。只要你愿意,灰色舞鞋也会是他捧在手心里的水晶鞋。
多年以后,我不知已经头发花白的小穗子会不会偶尔想起那个单纯的少年,那个坐在观众席目光随着你舞姿而流转的少年,那个为你打架抱不平而流血受伤的少年。想起那因你目光驻足而奋力跃起投进的一记记篮球;那听你诉说初恋时滑过脸庞的一行行清泪;还有那句已说未说的我爱你。
也许当我老了回忆起过去的爱情往事时,没有许多跌宕起伏的剧情可供我书写,也没有那么多纷杂的心情可回味。可是当我望向身边人的脸庞时,那一瞬间带给我的那份安心,就足以让我亡命天涯的心停留下来。
《灰舞鞋》读后感(六):读后小感
很喜欢严歌苓老师的作品,今天在图书馆找到了《灰舞鞋》,这是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共236页,每页字不多,我一上午+一下午读完了整本。比较喜欢的是《灰舞鞋》、《老人鱼》、《养媳妇》(柳腊姐),可能后来的故事不是很好看,中午也没怎么睡好。我看的有点烦,翻的有点草率了。
可以看出来后来严歌苓老师的作品里的许多人物和《灰舞鞋》的很相似,小穗子肯定对应《芳华》里的萧穗子了,耗子对应何小嫚,高爱渝对应郝淑雯,邵冬骏对应少俊等;《老囚》里的姥爷有《陆犯焉识》中陆焉识的影子。
《灰舞鞋》写的是一段残酷的初恋,情节倒是很简单,就是一个软男邵冬骏揭发了恋人小穗子的故事。情节很多文章也分析过,在此不予赘述。
文中有些话我还是挺有感触的,摘录下来:
1.原来舞蹈上万年来袭承一个古老使命,那就是作为供奉与牺牲而献给一个男子。
2.小穗子一下子向我们抬起头。阵线很鲜明,我们是嫌恶而怜悯的一大群,她孤立得那么彻底。编导在讲解下一段舞的要领,谁也没听见他在说什么,一副副懒散消极的身姿神态都是看好戏、看出丑的。我们是一群肢体语言大大丰富过语言文字的人。
3.原来不幸和幸运是相对的。不幸者必须找个更不幸的人,并对这个倒霉蛋关爱施舍,才会油然生出优越感,才会瞬间变成个幸福者。为了这幸福感和优越地位,我们不得不制造一些倒霉蛋。一切终极的迫害,实际上无缘无故,只为制造尊与卑的悬殊,只出于对良好感觉的需求。
4.这一天,十八岁的小穗子对自己有了重大发现:她生活中不能没有爱情。那是个可怕的发现;她可以一边失恋,一边蠢蠢欲动地就准备新恋爱。新的恋爱不开始,失恋就永不结束。
......
这几句引起我的共鸣,我最近一直在反思集体主义和集体主义下的个人。虽然班级里每个同学性格迥异,在某些集体方面大家行动出奇一致,比如上课的时候我们班都很少有人坐第一第二排,大家都非常默契地抢占最后几排。这种看似“不求上进”的行为在以前我绝对不能容忍。抢前排认真听课,这不是很正常的行为吗?我开始坐过几次前排,但很快就受不了别人或讶异或佩服或懒散消极的眼光,在那一双双黑色眼瞳背后,仿佛我就是为了出风头、“讨好”老师。其实我真应该直说,我就是这样的,别人就哑口无言了。但我也鬼使神差地和大家一样,什么课都不坐前排了,大家往后坐我也往后坐,坐前排在我们的潜台词中。与“羞耻”画上了等号。老师批评过,我们会旋即流露出羞耻或愧疚。但当我们在尴尬的空气里交换过眼神,又低下头沉默。我们都在潜意识里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这种行动一致会带来集体安全感,会在集体保护伞下觅得一方生存。但个人理想在集体中很快会沦为平庸。我发现我成了一个冷漠无情、不爱做前排、不该所谓“多管闲事”的人。也许我就是该做个“异类”,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要被集体同化。我要对抗这种集体主义。
至于爱情观,我和小穗子完全相同,“新的恋爱不开始,失恋就永不结束。”在我喜欢下一个之前,上一段失恋的形象会一直缠绕在我心头。对于上一个喜欢的人,我早已明确的失去感觉,那种焦虑、迫切、激情、快乐,早就已经消失了,但是我还是无法回到初始时的无波无澜,一开始以为自己犯贱,但是很快我就明白他成了我一个执念,在有下一个替代者到来前,他始终会haunting。所以我也坦然接受这样有点贱兮兮的自己。其实现在发现一个人生活真的很好,效率很高、也不用在自己想做的事情上屈服别人的意见,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柳腊姐》和《老人鱼》都是反思文革下人性的扭曲吧。尤其《老人鱼》里,小时候的穗子和外公生活的片段那样温情,可长大后的穗子却都没有去看望过他,穗子由天真烂漫到冷漠事故也让人很心寒吧。
至于《茉莉的最后一日》,我看到一半才发现自己以前看过这篇,讲述的就是一个推销员郑大全推销东西给老太太茉莉的故事,最后虽然推销成功了,但是老太太死了(貌似心脏病?),郑大全的老婆也早产送到医院(不知道死了没有),虽然情节我记得比较清楚,但是我不太了解创作目的和文本思想,知网上关于这篇文的解析也没有,看得我可谓很无聊了。
最后一篇《屋有阁楼》看得我很混乱。讲的是厄勒克特拉情结,父亲对女儿有超出父爱的爱。这也是我看了相关论文才得知的。整篇文章写的很隐晦,文中一直在说保罗对申焕的SM,申沐请看到女儿申焕血紫色手腕和嘴唇上的伤痕,申焕每晚撕心裂肺哭。看论文里说是申的幻觉和臆想,说在他看到的焕焕只有四五岁,穿着小红皮鞋什么的。(= =)论文分析的也是只言片语,我反正是没怎么看懂。最后申似乎想下安眠药杀paul,又改变主意自己喝了那晚下了许多安眠药的汤。这个故事作为本书的结尾让我读的很迷惑很辛苦。
看了严歌苓老师的许多作品后有个感觉,老师的文字可以说非常现代化,很少有看到老师引用“古诗词”什么的,文字华丽性可能不如其他作家,语言接近“通俗文学”。但作品中的历史厚度、人性反省、思考深度、情节紧凑以及叙事视角的多变及转换自如等等都相当之出色。总而言之,非常喜欢严歌苓老师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