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台风云》观后感10篇
《电视台风云》是一部由西德尼·吕美特执导,费·唐纳薇 / 威廉·霍尔登 / 彼得·芬奇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一):一句话。
霍华德并非真正的预言家,但吕美特是。只看电视而变得轻信、浮躁、肤浅的大众们,到今日转战到了网络世界。三位演员近乎疯狂的表演告诉着我们,即便人类拥有先知,疯癫的悲剧还是同样会上演。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二):适于此时,适于此地
我们知道空气已不适合于呼吸,食物也不适合于食用。
你们当中看书的人不到3%,看报纸的不到15%,你们只关心怎样才能从电视里找到解脱,现在,有整整一代人,根本不知道电视外面是什么。。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三):电影微评:电视台风云
精彩!如果说《晚安好运》,《新闻编辑室》等等是从正面表现新闻工作者的良知,那么本片就是从反面讽刺了如果没有底线而追求收视率,最后会导致什么。回过头想想,当年的这一切,如今不也正在发生么?不知道该钦佩当年导演的先知先觉,还是应该哀叹如今媒体人的腐化堕落。。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四):全民最大党
又一部传播学课上没放完的电影,靠着youku看完全片。我不是波波,所以没法用传播效果或者受众研究的理论来阐述这部片子。只知道这是与收视率有关的一部电影,想起了台湾的《全民大闷锅》。
说白来,人需要发泄。生活中人们不喜欢有个性的人,但是当人们看电视时却希望可以看到偏执或者极端的人,那样才有戏剧冲突。譬如自信如芙蓉姐姐、搞笑如师洋,便是这样的例子。
8.10.5中写于甘韦肆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五):电视台风云
一部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前瞻性的严肃喜剧,它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商业运作机制下的美国电视业状况。影片通过刻画电视媒介从业者在资本之网中的挣扎,揭示了垄断资本对观众思维产生的深远影响。该片不仅探讨了在商业利益驱使下电视媒介异化的话题,同时对资本的现代性进行了反思。片中的角色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发达工业社会使人异化的不可逆转性。观众通过该片看到了电视媒介成为异化人类的技术,而人类则成为电视媒介的奴隶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六):生活没有旁观者——康德
很多年前就开始产生这种想法,觉得自己活在影视媒体创作的世界里。连接着自己与生活的是网络这根虚拟的线,情绪的变化被屏幕里的色彩完美掌控。好像我们的感情和灵魂都被装进了屏幕,电视手机电脑就是生活的全部,那里有着我们精神需要的一切,一场无止尽的幻梦,永远不会破碎。不再因为认识了某个陌生人而欢喜,却常常因为那些舞台上的木偶而紧张心动,或许因为他们是被精心打造出的人物,演员们像是不同形状的香水瓶,体内着五光十色的香气。有时我们爱他们甚于爱自己,梦里我们变成了他们,而现实中他们取代了我们。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七):剧情&观后感
电视就是business show,为抢观众不惜一切代价。赚钱是王道。
霍华德`比尔因为收视率低差点被解雇却又因为他说要在节目中枪杀自己而有引起收视高峰的可能而被留了下来,他化身为了正义和道德的象征,在节目中引发和点燃着美国人的愤怒,帮助他们发泄,填补空白的节目
收视奇高,霍华德成了红人。但不久,人们的新鲜感就过去了,收视率重低的他就被公司雇人收拾了。不能制造热点就滚蛋,始终逃脱不了作为电视人的可悲命运。
反正我不是很喜欢这个行业,很冷很现实。虽然可能在有些人看来很光鲜。
最后一个镜头很有意义,四个VTB里两个放的是霍华德`比尔被枪击的现场场景,另两个放的分别是海浪拍石的镜头和由两个小孩主演的广告。一个霍华德`比尔去了,新的一个又会来,被捧红,而后衰落被废弃。但电视将一如既往的播出,不管是谁来播。就像圣经里说的“一代来了一代又去了,太阳照常升起”。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八):电视台“疯”“云”
《电视台风云》一部制作严谨,主题严肃的电影。电影的结尾,片头四部电视同时放映节目的镜头再次出现,“比厄被谋杀”的新闻和其它广告一起被不间断地播出着,一个隐藏着巨大阴谋的谋杀就这样变成了供数万民众“打发无聊时间”的消遣,电视行业的下流与污浊在片尾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放大。
这是一部严谨的电影,它主题严肃,涉及内容广泛,从电视行业出发探讨了国计民生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对电视行业尔虞我诈,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进行了赤裸裸地揭露。没想到看似简单有趣的电视节目的背后却隐藏着这么多的恩怨纠葛,丑恶阴谋。
电影从始至终没有任何配乐,唯有那单调的节目前奏和片尾曲,没有了伴奏就意味着没有了氛围营造,没有了情绪引导,所有的一切都需要观众自己去感受。这不免让影片有些乏味,但这或许正是导演严谨态度的体现,他只是想将电视行业最真实的状态呈现给观众,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影片所要表达的严肃主题。
严谨的风格,严肃的主题,却用了一个有些疯狂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来展现这一切。严肃的新闻节目变成了畅所欲言的脱口秀,发疯的“比厄”却成了大众拥戴的偶像。在这个有些离奇的故事里面,包含的是导演多么辛辣的讽刺啊!
在通信越来越发达的年代,电视逐渐成为主导大众舆论的主体。然而对利益的贪图却操纵着电视从业者的良心,这不得不让人担忧!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九):其实未看片,就是已经被这段台词震撼到了。
高潮阶段的台词:
我不需要告诉你们情况很糟。人人都知道情况很糟。这是经济萧条时期。每个人都在失业或者害怕失掉工作;一美元现在只能买到5分镍币的东西;银行在破产;店主在柜台下放把手枪,小流氓在街上横行;无论在哪儿,似乎谁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而且没完没了!我们知道空气已不适合于呼吸,食物也不适合于食用;而当我们坐下来看电视时,哪位当地的新闻播报员则说今天我们这儿有15起杀人事件和63起暴力罪行,好像这一切就该是这样的。我们全知道情况很糟,坏上加坏!他们疯了,看来一切都疯了!所以我们不再出门了,我们坐在自己的家里,而且慢慢地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就变得更小了,我们所要求的也就是,求求你,至少让我们单独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只要有自己的烤面包炉、自己的电视、自己的吹风机和钢架盆景,我什么也不说了,让我们别受打扰吧。
可是,我偏不让你们单独待着!我要让你们发疯!我不是要你们暴动。我不是要你们抗议。我不是要你们给议员写信。因为我不知道叫你们写什么。我不知道对经济萧条,对通货膨胀,对国防预算,对俄国人,对大街上的罪行该怎么办。我所知道的就是首先你们该发疯。你们应该说:“妈的,我真疯了!我再也不能忍受了!我是个人,妈的!我的生活是有价值的!”所以我要你们马上就站起来。我要你们从椅子里站起来,走到窗子前。此时此刻,我要你们走到窗前,打开它!把头伸到窗外,大声呐喊!我要你们大声喊:“妈的,我真疯了,我再也不能忍受了!”
光是文字,已经能读出一种心潮澎湃。
《电视台风云》观后感(十):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看吧,这就是三十年前的西方世界。还没从垮掉的一代中走出来,继之而来的水门事件、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石油危机又令美国人对政治和经济都丧失了信心,这个世界绝望了,。。信仰缺失,价值坍塌,人们转而到电视当中寻找人生,寻找价值,像电视里一样衣食住行,像电视里一样追求爱情,像电视里一样成家立业,像电视里一样教育抚养,甚至像电视里一样思考,人们做着电视里的任何事情。“6200万美国观众,因为你们当中看书的人不到3%,看报纸的不到15%,你们只关心怎样才能从电视里找到解脱,现在,有整整一代人,根本不知道电视外面是什么。”讽刺的是,高呼“关掉电视”的主持人,占有着最高的收视率。
历史是多么的相似,或者说三十年来人类没有进步过。什么都没有改变,还是一样的政治丑闻、通货膨胀、高失业率和石油危机,一样的信仰匮乏,一样的价值迷失。唯一变化的是那台电视变成了电脑,电视里五花八门的节目(Network)变成了电脑上七彩斑斓的互联网(还是Network)。我们有天涯猫扑豆瓣,有意见领袖娱乐天王商界精英,他们教我们民主自由民族主义,教我们寻欢作乐无病呻吟,教我们追求物质追求成功。无处不在的商业文化牵引着我们的价值观,全球一体化吞噬着民族传统。我们,已经丧失了辨识的能力,在是非善恶中纠结,在虚拟中追求虚空。现在,有整整一代人,整整一代的宅男宅女,根本不知道互联网外面有什么。
关掉豆瓣吧!!!关掉豆瓣!关掉天涯!关掉猫扑!关掉谷哥!关掉百度!关掉电脑!关掉互联网!走出去吧!大自然在外面等你,窗外阳光正好,俊男美女,都在丛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