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磊文学网

独生子女的我们为何越来越累杂文随笔

分类: 美文  时间: 2020-06-04 14:03:15  作者: 小磊文学网 

点击全文阅读

  清明假期回家呆了几天,我感觉妈妈比原来老了很多。之前看过一则文章其中写道:有时候感觉父母突然就老了,其实是我们错过了他们慢慢变老的时间和过程。

  黄石日报的一则新闻中写道:65岁的朱阿姨一个人照顾瘫痪在床的老伴已5年了。

  三个月前的一天,凌晨两点多,“咣当”一声闷响,平时连翻身都没办法做到的老伴好像“睡毛了”,从床上掉到了地上。朱阿姨折腾了20多分钟,根本整不动。她怕老伴着凉,把一床毛毯从腰间铺在老伴身下,打开手机通讯录,里面包括独生女在内100多个联系人,她却不知道该打给谁。

  女儿远在成都,亲朋这个时间都在熟睡,刚强了一辈子的朱阿姨,在那一刻抱着老伴哭了…...

  我最无助的时候:你爸躺在地上,而你在通讯录里。

  在我认识的大部分同学和朋友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占到了80%。曾经我们享受着独生子女拥有的来自父母和长辈的全部宠爱和关怀,也不存在任何争宠问题,可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却都觉得压力倍增。

  从国家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到如今放开二胎政策的普及,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不惑之年。他们的父母大多已经六十多岁,独生子女们也第一次感觉到了养老难。

  六十五岁的李奶奶就住在我的隔壁,她的独生女儿大我十岁,定居广东,育有一女。

  我睡眠浅,有次半夜听见隔壁有砸门的声音后,我赶紧起来查看,发现是李奶奶犯了心脏病,于是叫醒了母亲,急忙打急救电话。陪她去医院的路上,这个老人向我吐露了真心话:

  “女儿她不在身边,我不敢生病。可不能病啊,她爸身体不行,自己再病倒,那简直要了姑娘的命啊! ”

  有一家报社的记者做过一个调查:中产阶层以下的独生子女父母们,有近51%的人表示愿意接受养老院养老的现实,从而给子女减轻负担。

  记得高中老师给我讲枯燥无味的数学选择题时,她说:“当你能清楚地排除掉ABC三个选项后而选出正确选项D时,这才叫选择,否则就是被迫。”

  有多少父母打着为儿女减负的旗号,从容淡定地走进养老院的大门,等女儿离开后他们度过一个个寂寞孤独的深夜。

  我不知道这个数字的背后有多少父母的心酸和无奈,可能感觉到他们在做这个选择时的悲哀:

  “我不怕死,可怕生病,更怕得那种需要别人伺候的大病。”

  今年春节期间,柳岩在病房陪父亲过70岁生日上了微博热搜,这个爱拼的姑娘说:

  “我爸上个月身体状况不太好,在医院度过70岁生日,但是我很高兴自豪的是,我有足够的经济能力,给他最好的医疗条件。”

  我认识的一批年龄相仿的独生子女,有的已经开始在社会打拼。

  丸子在一家社区文化中心工作,收入菲薄,经常加班,才上班一年头发就比以前稀疏很多。

  表哥是一家面包房的员工,最近因为业绩好刚升了店长。别人感觉他工作并不累,可没人知道他当初熬了三年才从学徒走到今天。

  其实父母,就是我们在这个社会拼命努力的理由。

  我想给妈妈买好的护肤品,保养和抚平她日益增长的皱纹;

  我想让一辈子还没出过省的父母出去旅游,而不是再每天为了省钱精打细算;

  我更想当妈妈生病了,她知道我是她强大的后盾,就像小时候自己生病了一样,我知道父母一定会带我去医院。

  不知何时这个时代开始渲染起独生子女所面临的“4+2”模式家庭的艰难。父母都想最大程度地保障子女的幸福,当子女这一代也做了父母,自然也是把孩子放在首位。

  看过一部日本电影《楢山节考》,电影讲的是:一个贫困的村子有一个传统—70岁以上的老人,都要被子女背到山上去等死,无论是老人还是子女,人们一代代延续这个传统,谁也没觉得不好。粮食不够的古代,中国人有“埋儿奉母”的孝道,相比之下日本人却很现实。

  《一生有你》的作者同时也是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的编剧张巍在书里对这样的现象做了解释:这是人性,当人类处在生存还是灭亡的选择中,他们会做出一切让种族得以延续的选择。

  年少时

  你的心里装着全世界

  父母的世界里全是你

  假以时日 你也做了父母

  那时你的世界就成了孩子

  我跟一位大学舍友同为独生子女,我们常常会一起交流。记得她说过一句话:

  “中国的独生子女,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

  这句看似嘲讽的背后,隐藏着我们肩膀上日益变重的担子。

  我觉得独生子女难,不止难在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的辛苦上,更难在独生子女们如何实现心理上的转变,从一个个少不更事的家里小霸王、小公主变成有责任有担当的父母。

  没有人会把我们这帮独生子女组织起来给我们上这一课,我们在渐渐感到累的同时,说明内心已有了成长的芽,当有一天我们做了父母,便不至于无所适从。

相关Tags:孤独幸福

猜你喜欢

精选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