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只会一门高二作文
“培优”还是“补差”,是一个横亘在东西方教育文化里的鸿沟。东方人认为“补差”好,培养高新素质人才嘛,自然要面面俱到。瞧,这成绩,顶呱呱;而西方人则认为“培优”更好,干嘛要会那么多,专精一科不就已经足够了么。看,那尽数收归囊中的诺贝尔奖。
追寻历史的足迹,我们便可看到:东方的教育从一开始就不是“补差”而是“培优”!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杜甫等,别的什么都不会,只会作诗,但却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人;陆羽,也是什么都不会,只会煮茶,却又成了名闻遐迩的茶圣。由此看来,“培优”似乎不是西方开的先河了。但到了现在,面对信息化的社会,我们就必须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于是,数学、英语、语文等就成了必修课程,不但要在课上血,课下还要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用以“补差”。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人才并没有逐年增多,反而一年不如一年。我们并未因有全面的知识而大放异彩,反而将自己优异的一面抹杀了去,逐渐趋于平庸,碌碌无为,终其一生。
论成绩,别人无话可说,门门都优秀。可一说将来的成就,马上就气虚起来了。是因为我们笨么?只会死学习,可是我们这个黄皮肤黑眼睛的种族是让世界叹为观止的,先不论古代的科技成就,就说现在,无论多么先进的高科技,到了中国人手里,都能被玩儿出个花来。我们的学生,一旦到了国外,但凡努力的,那个不是功成名就。所以,有问题的不是我们的学生,而是我们带我应试教育——补差。我们的教育只教会了我们如何考试,却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在社会上生存。反而是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活的风生水起。
我们之所以对“差”字这么敏感是因为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儒家思想,从儒家学派的著作里不难看出,先人对于自己的缺点总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但关键是,他们省的不是自己的学问,而是他们的修养与道德。儒家所讲的“补差”补得也不是文化课业上的“差”,而是道德素养上的差。现代教学,对于文化道德素养,或许会有所涉猎,但也仅仅是涉猎而已。再想想,那些至圣先师真的什么都专精么?
有人说:“学多一点总是好的嘛,学的多总没有坏处。”可是,现如今是越来越多,我们却又都失业了。鲁班的技法超群,可在现代看来他只不过是个木匠而已,倘若当时我们便是以这种眼光看他,他的父母有都逼他学“正业”,那他可能成为我国土木工匠的始祖么?不可能的,我们的心态已经不正常了,所以我们一出生就被定好了位置:上学。不是为了学到知识,而是为了一张文凭。试问,这样的心态我们能学好么?再加上我们学的根本不是我们想学的,造成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学生泡进了网吧,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找不到了工作,成了无业游民,整天在社会上惹事生非,不务正业,成了“啃老族”。
我们会的越来越多,却失了兴趣,失了梦想,更甚者成了社会的败类。若是如此,宁愿只会一门,却可以专心致志,为梦想而喝彩!若是如此,宁愿只会一门,却可以绝了后路,无法期翼明天,只能展望今天!若是如此,宁愿只会一门,却可以报以十二万分的热诚,去奋斗去拼搏!
相关Tags:英语